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黄海部长助理在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五)建立健全技术服务网络,是“东桑西移”工程进展的关键环节

  安徽广德县以龙腾茧丝绸公司为龙头,建立了专门的技术责任奖惩机制,制订了桑蚕鲜茧的企业标准和《桑蚕鲜茧技术规程》,以省蚕研所和安徽农大为技术依托,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技术服务网络和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建立了1万余户蚕农生产档案,免费为蚕农发放近万份跟踪服务卡、3000余份科技手册和4万余份技术资料,设立了科技服务和蚕农求助热线。陕西石泉县、千阳县编写了《蚕桑生产规范标准》、《桑园亩产叶量1500公斤技术规范》、《栽桑养蚕实用技术》等技术资料13种,印发了近3 万册宣传手册,制作了电视专题片10期定期播放,石泉县还投资3 万元建立了蚕桑技术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成立了专家组,开通了热线电话,搭建了移动短信和联通电子农务平台,建起了“北方蚕桑网”站,形成了蚕桑信息技术立体服务网络。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国家茧丝办先后派出督查组分别赴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等地进行了基地调研和项目检查。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农业部门及行业专家,采取“看、问、听、查”等方式,对项目逐一进行了检查验收。这50个项目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成果,更重要的是积累了科学发展茧丝绸业的经验。希望各地茧丝绸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东桑西移”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认真回访,更好地指导和改进今后的工作。

  三、努力做好2007年“东桑西移”工程各项工作

  “东桑西移”工程是茧丝绸行业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2007年“东桑西移”工程总的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抓产业链、科技链、组织链和信息链,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实现茧丝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产业链建设,延长深加工链条

  2007年“东桑西移”工程支持的范围,将扩展到同茧丝绸相关的农业、工业和贸易环节,推动茧丝绸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形成一批特色企业及生产基地。

  一是稳步推进蚕茧基地建设。继续支持在中西部地区建设50个高起点、标准化、规模化的蚕茧基地(含柞蚕基地),进一步完善扶持蚕桑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改善蚕茧生产条件,促进蚕农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07年末,“东桑西移”工程要累计完成100个万亩蚕茧基地。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