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把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和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摆上重要日程。要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取得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和对劳动纠纷处理的指导,争取养老保险省级系统统筹,畅通员工分流出口。各省级联社要组织人员对相关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统筹安排,超前考虑,制定科学的优化人力资源总量和分类结构规划,合理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力资源数量配比关系,统一制定优化结构的政策和措施。县(市)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应根据规划、政策和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负责具体落实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各项措施。
(二)积极推进改革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大力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加快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步伐。各省级联社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定岗定员、竞争上岗、用工方式、分流退出、薪酬分配、劳动保险等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县(市)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循序渐进、全面配套地推进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三)注意保持稳定
由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要注意做好结构调整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员工的承受程度。要清醒认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艰巨性、复杂性,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问题分析得透彻一些,把办法考虑得周全一些,对每一项实施方案都要谨慎论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制定相关预案,务求稳妥推进,避免急躁冒进,激化矛盾。要依法合规分流富余人员,防止出现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群体事件,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确保稳定。
(四)强化监督管理
农村合作金融监管部门要按照审慎规则,督促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理安排员工结构、配置人力资源、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内控制度。建立理事(董事)、高管人员任职考试、考核、评价制度,促进理事(董事)、高管人员结构合理化。通过现场检查等形式,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作出评价,对人力资源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健全、员工队伍素质低下的,要提出整改建议,督促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快结构调整进程,尽快达到审慎经营的要求。
二00六年六月一日
chl_81733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