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厉打击各种非法生产加工食品包装、容器和回收塑料的黑窝点。一是主动出击,全面排查非法生产加工黑窝点,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早打击。二是一经发现非法生产加工黑窝点,要依法严厉处罚,没收全部生产加工设备、原料及产品,并会同有关部门坚决取缔。三是及时追缴非法产品,发现产品流入市场的,要及时通报工商等有关部门予以追缴。四是及时通报当地政府,落实监管责任,防止违法活动反弹。
五、全面加强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等产品市场准入工作
总局今年将全面启动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产品市场准入工作,从原料、生产条件、产品质量、标识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管。各地质监部门对这项工作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总局做好企业普查、发证宣贯、审查员培训等有关工作,深入发动和督促有关企业建立必需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条件,建立严格的原材料进厂验收制度,加强标签、说明书管理,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未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并督促企业积极申办生产许可证,确保食品包装、容器市场准入制度顺利启动。
六、加强领导,全面部署,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监局要对这次专项整治加强统一领导。一要对本省(区、市)专项整治工作作出统一部署,制定具体方案,确保落实到位。需要地方政府支持的,要及时向政府报告。二要明确重点地区,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三要落实督查督导工作。总局近期组织专项监督抽查发现,标称浙江义乌、黄岩,广东广州、揭阳,福建厦门,江苏南京,上海,安徽等地生产的奶瓶奶嘴比较集中。要将问题严重的地区作为省局挂牌整治的重点对象,检查任务与责任分解、落实、考核等情况。总局将适时对部分重点地区整治工作进行督导。三要加强跨区域联合行动。对每一起跨区域案件,都要及时向违法原料来源地、产品销售地质监局通报情况,由当地质监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追查。四要精心组织好有关宣传工作。重点宣传质检部门对食品包装、容器等产品实施市场准入、实施全面监管、深入打假治劣等各项工作,深入宣传食品包装、容器等产品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赢得广大消费者对专项整治和市场准入制度的理解和广泛支持。
各地要于7月31日前将整治情况报总局。整治中的重要情况和大案要案要及时报告。
食品司联系人:范春光、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