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包括土地、房产、主要仪器与机械设备、配套设施条件等;技术储备、项目储备、成果储备情况等;说明近5年已建同类项目的完成和运行情况。
6.资产与财务状况,包括单位经费或收入来源、年总收入与总支出及赢余或利润、固定资产总值、净资产总值等,应附近期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7.协作或技术依托单位情况,应明确协作或技术支持的内容、责权利关系,通常应附双方合作的意向协议。
项目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填写附表一《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项目建设条件填写附表二《项目主要建设条件一览表》。
五、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2.按照产品或服务属性,明确表述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以生产产品为主的项目按建设面积或主要产品产量表述,服务类项目以服务范围或单位时间的服务量表述。
3.产品方案或服务种类,生产性项目主要指拟建项目能生产哪些产品、各是多少,服务项目指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及其数量或比重。
六、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选址原则与要求,即按照项目类别或属性要求,阐述选址应把握的原则与建设该类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2.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多少,其中生产或试验用地、建设用地及其他用地各多少。各类建设用地落实情况,包括生产或试验用地的来源、权属及使用方式;建设用地的来源、权属及使用方式;有无征地、租地问题,项目建设必须征地或租地的应有意向协议和征地、租地资金来源说明。
3.拟选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按行政区划,建在城镇的具体到街道门牌号,建在乡村的具体到乡镇或村队,以及建设用地面积、范围及四邻情况。
4.所选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基础设施、能源、交通、通讯、环境等条件的现状及与拟建项目的符合性论证。标准粮田及原良种繁育基地项目需进一步说明所建地点的水质条件及耕地质量现状。
5.建设地点主要资源、基础设施条件的供需平衡测算,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能源、交通、供电、给排水、通讯等。
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应说明项目区域粮田基本状况,包括粮田基础设施、地力与配套设施等情况;按主要作物生产周期对灌溉用水及降水的需求,全面分析论证水资源供需平衡现状;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要对项目和周边地区农机现有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分析说明。
6.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农户的参与情况,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市场优势等有利条件。
7.拟建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即项目可能对当地产生哪些有利或不利影响,当地环境对项目会产生哪些有利或不利影响;拟采取的改进措施等。
8.应绘制所选项目地址的区域位置图和现状图。
七、工艺(或农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按项目类别分别提出符合申报指南要求的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方案。具体内容包括:
1.工艺技术方案
(1)拟建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拟建项目工艺技术方案,所选工艺技术的来源及相关费用。
(3)编制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4)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5)标准粮田及原良种繁育基地需根据前述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阐述拟采取技术方案的可靠性、科学性。机井灌溉要论证地下水开采使用的合理性和补给来源的可靠性,引水灌溉要论证季节用水的保障程度和合理用水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