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部关于推进畜禽现代化养殖方式的指导意见

  三、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提高专业化水平
  (四)发展规模养殖,实行专业化生产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中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要走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一般商品畜禽养殖逐步向农区转移;畜牧业主产区和广大农区,要以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要结合草原生态保护,逐步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模式。
  (五)积极探索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的模式。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发展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养殖品种,突出动物防疫和环保设施建设。制定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养殖工艺和规模,实行统一的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疫病防治、饲养管理、市场销售服务。强化生态环境控制,做好畜禽排泄物、废弃物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使养殖小区真正成为现代化的畜禽养殖基地。
  四、推广普及优良品种,提高畜禽生产效率
  (六)良种是畜禽养殖标准化的基础。继续加强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畜禽育种、繁育、推广体系,提高制种供种能力。建立健全省、市、县、乡上下贯通的畜禽改良网络,加快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在良种繁育和推广中的应用。依法加强对种畜禽的管理,保障种畜禽的质量。针对当地实际,制定扶持政策,对引进和繁育良种给予一定补贴,调动农民使用良种的积极性;要培育和推广一批采用良种,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典型,通过示范引导加快良种的普及速度;各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要围绕畜禽良种推广,推行品种标准和使用技术规范,加强技术指导,不断提高畜禽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五、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七)推进标准化生产是提高畜禽养殖水平,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要把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与标准化生产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尽快制定和完善畜禽养殖工程、投入品、畜产品卫生安全、产地环境、畜禽养殖等标准和规范,加强质量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引导养殖企业按照标准化进行建设和改造。加强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的宣传推广和普及,重点加强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知识宣传,提高生产者质量标准意识和应用能力。严格投入品的管理,加强畜禽生产程序和生产行为的规范和监督。对暂时不能进入养殖小区的散养农户,要逐步规范养殖行为,搞好防疫和环境卫生。
  六、加强动物疫病防治,降低畜禽养殖风险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