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
(2004年3月16日农业部发布)
农业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正在逐步落实。2003年例行监测结果表明,“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当前全国上下齐心合力,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认识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2004年,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把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作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消费安全的“民心工程”,加大推进力度,力争取得新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明确思路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新时期农业工作的重大任务,也是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对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素质的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以后,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仅是农民增收的要求,也是农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加强规律性分析和对策性研究,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200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出现徘徊、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整体进入攻坚阶段的特点,继续以深入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主线,突出五项重点工作,夯实三个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要发挥农业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主体地位作用,各行业各单位各部门要在认真履行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加强领导,相互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攻坚。
--“堵疏”并举,多管齐下。不断强化投入品专项整治的力度,继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强污染源头治理。同时,充分发挥标准化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等引导、带动和示范作用,形成多管齐下抓质量安全工作新局面。
--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一方面抓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试点城市和工作基础好的省市的带动作用,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另一方面抓质量安全工作薄弱,合格率较低的省、区,加大跟踪追溯和督察力度,落实措施,尽快提高质量安全合格率。通过抓点带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突出重点,加强五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