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商务部公告2006年第44号--环氧氯丙烷反倾销案终裁公告

  3、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税前利润和投资收益率
  调查期内,国内同类产品销售价格下滑,而且价格持续走低,并一直低于单位销售成本,导致国内产业毛利率一直为负值。虽然国内产业销售量增长,同时销售收入也有所增加,但国内产业的效益并未获得合理改善,导致国内产业始终处于严重亏损状态。2001-2003年,国内产业同类产品分别比上年增亏170.37%、0.29%和减亏48.91%,亏损额年均增长11.48%。2004年1-6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国内产业减亏2.71%。2003年至2004年1-6月,国内环氧氯丙烷市场需求较旺,同时原材料涨价推动成本上升,导致同类产品价格上扬,国内产业销售收入增加,而国内产业强化节能降耗措施,使得亏损额有所减少。由于国内同类产品未能达到正常的销售价格水平,导致国内产业仍然亏损严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额较高。
  调查期内,因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一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国内产业投资收益率一直为负值。2000-2003年和2004年1-6月,国内产业同类产品投资收益率均为负值,分别为-14.74%、-13.30%、-14.57%、-7.27%和-3.82%。调查期内,国内环氧氯丙烷市场需求强劲,国内产业本应处于较好的发展和成长时期,因国内产业同类产品销售价格太低,导致国内产业效益下滑,企业亏损严重,投资收益率一直为负值,企业投资风险增大,使得企业投资、技术改造和扩能等计划不能如期进行。
  4、国内产业现金流量净额
  调查期内,前期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产业销售收入增长缓慢,国内产业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现金流出量呈现大幅上升。后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同类产品价格上扬,销售收入有所增长,国内产业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入,并趋于上升。2001年、2002年,国内产业现金流量为净流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228.24%和57.23%。2003年和2004年1-6月,国内产业现金流量为净流入,分别比上年和上年同期增长108.69%和488.83%,2004年1-6月,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末下降7.85%。调查期内,由于国内产业一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现金流入量受到一定影响,国内产业经营出现困难。
  5、国内产业同类产品市场份额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所占市场份额呈现不断下降趋势。2000- 2003年和2004年1-6月,国内产业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41.78%、52.08%、43.24%、37.42%和32.28%。2001-2003年,国内产业所占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0.3个百分点、下降8.84个百分点和5.82个百分点,2003年所占市场份额比2000年下降4.36个百分点。2004年1-6月,国内同类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比上年同期下降8.57个百分点,比2003年下降5.14个百分点。
  6、国内产业开工率和期末库存
  调查期内,2001-2003年和2004年1-6月,国内产业的开工率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0.37个百分点、下降0.15个百分点、增长16.5个百分点和2.11个百分点。面对国内环氧氯丙烷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为维持市场份额和设备运行,国内产业克服亏损和现金流量净额不足的困难,仍增加了同类产品产量和销量,勉强维持了企业的生产运行。由于国内同类产品销售价格低,企业严重亏损,经营困难,导致全行业内其他生产企业部分生产装置停产和闲置,国内产业开工率不足。
  调查前期,因国内产业开工率处于较低水平,库存有所下降。调查后期,面临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国内产业增加了开工率,但同类产品却因被调查产品的影响而销售不畅,导致库存出现大幅增长。2001-2003年和2004年1-6月,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库存分别比上年和上年同期下降43.52%、53.97%、增长115.71%和81.07%。
  7、国内产业就业人数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就业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01-2003年和2004年1-6月,国内产业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和上年同期增长132.66%、下降6.26%、6.45%和3.11%。2001年因天津渤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化工厂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正式投产,当年产业就业人数上升,以后因企业亏损而精简员工,导致产业员工就业人数逐年下降。国内其他生产企业部分装置停产和闲置,导致员工被迫失业或转移工作岗位。
  8、国内产业劳动生产率
  调查内,2000-2001年,国内产业经营困难,劳动生产率下
  降。为减轻压力和困难,国内产业采取缩减员工人数、增产不增员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措施,后期使得国内产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2001-2003年,国内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比上年下降26.30%、增长6.46%和41.48%,年均增长3.54%。2004年1-6月,国内产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同期增长5.78%。
  9、国内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年工资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年工资总体偏低,而且增长缓慢。后期因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同类产品价格上扬,以及环氧氯丙烷市场需求旺盛的影响,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产量和销售收入出现增长,而从业人数下降,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从业人员人均年工资有所增长。2001-2003年,国内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年工资比上年下降14.05%、增长5.14%和15.65%,年均增长1.48%。2004年1-6月,从业人员人均年工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0.22%,但人均年工资仍处于较低水平。
  10、国内产业投融资能力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投资收益率一直为负值,现金流入量和资金回笼不足,导致企业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下降,贷款和融资受到制约,资金周转和投资遇到困难。面对环氧氯丙烷旺盛的市场需求,因国内产业一直处于严重亏损,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企业被迫取消和延缓了扩大生产能力计划。
  综上对国内产业相关经济指标的调查和分析表明,调查期内,国内环氧氯丙烷市场需求强劲,虽然国内产业的产能、产量、销量和销售收入有一定增长,但与表观消费量增长相比明显不足,增长受到严重抑制。2000年至2003年,国内产业的产能、产量、销量和销售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22.17%、31.32%、32.69%和28.86%,明显低于同期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37.65%的水平。2004年1-6月国内产业的产能、产量、销量和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零、2.49%、2.21%和18.53%,明显低于同期表观消费量增长29.35%的水平。调查期内,由于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长期处于低价位销售,导致国内产业销售收入受到抑制,产业连年严重亏损,投资收益率一直为负值,产能增长停止,就业人数下降,国内产业市场份额逐年下降,现金流入量不足,库存大幅增长,投融资遇到困难。上述情况表明,国内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
  (五)被调查产品出口国家的生产能力、出口能力及对中国国内产业可能产生的进一步影响
  调查表明,俄罗斯、韩国、日本和美国具有较大的被调查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据了解,2003年上述国家被调查产品的生产能力为76万吨,产量为59万吨,其需求47.5万吨,出口能力约15万吨。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俄罗斯、韩国、日本和美国向中国国内共计出口被调查产品5.88万吨,被诉国家出口的被调查产品39.20%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已经成为被诉国家的主要出口市场。
  中国国内环氧氯丙烷需求较旺,呈现出强劲的市场增长势头。调查期内,中国国内产业的产能和产量受进口被调查产品的严重抑制,而俄罗斯、韩国、日本和美国有较大的环氧氯丙烷生产能力和产量,具有较强的出口能力。因中国对环氧氯丙烷需求较旺,上述国家一直将中国作为主要出口市场,上述国家具有继续向中国低价出口被调查产品的可能性,中国国内产业损害有进一步加深的可能。
  六、因果关系
  (一)被调查产品大量低价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
  调查机关对造成中国国内产业实质损害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综合分析。现有证据表明,调查期内,随着环氧氯丙烷用途的不断拓展,中国国内环氧氯丙烷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而国内产业的生产能力暂时还不能全部满足市场需求,国内产业本应该处于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发展时期,在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内产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应该处于良好状态,企业应该获得较好的利润和经营业绩。因原产于俄罗斯、韩国、日本和美国的被调查产品大量低价进口冲击,而且进口数量持续增长,使中国国内产业所占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产业严重亏损,企业经营困难,就业人数下降,中国国内产业遭受到实质损害。
  1、被调查产品大量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
  调查期内,中国国内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大幅上升,所占国内市场份额处于增长趋势,导致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份额下降,产业开工率不足,库存大幅增长,装置闲置,就业人数下降,国内产业相关指标恶化。
  2001-2003年,中国国内进口被调查产品分别比上年增长41.37%、11.79%、50.10%,年均增长33.37%。2004年1-6月,进口被调查产品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49.09%。2003年和2004年1-6月,进口被调查产品数量增长分别比上年和上年同期国内表观消费量的增长高2.27个百分点和19.74个百分点,上述四国向中国出口被调查产品绝对数量一直较大,而且呈逐年大幅增长趋势;2000年至2003年,国内产业产能、产量和销量的年均增长分别比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年均增长低11.2个百分点、2.05个百分点和0.68个百分点。2004年1-6月,国内产业产能、产量和销量分别比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增长低49.09个百分点、46.6个百分点和46.88个百分点。因被调查产品的大量进口,导致国内产业相关指标严重恶化,企业经营困难。
  调查后期,2004年1-6月被调查产品所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为49.38%,比上年增长7.5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6.54个百分点。2004年1-6月,国内产业同类产品市场份额为32.28%,比上年下降5.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8.57个百分点。被调查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挤占了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导致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份额趋于下降。
  2、被调查产品的低价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
  调查期内,因被调查产品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较大,对中国国内市场价格起主导作用。被调查产品的大量低价进口,严重抑制了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正常价格,致使国内同类产品一直在低价位徘徊,使得销售收入不能合理增长,导致国内产业一直严重亏损,投资收益率一直为负值,现金流入量不足和投融资能力减弱。
  调查期内,2001-2003年进口被调查产品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25.26%、6.38%、增长33.59%, 2003年比2000年下降6.52%,年均下降2.22%。2004年1-6月,进口被调查产品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13.48%。2003年后,因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被调查产品价格出现上涨。由于被调查产品在中国国内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对市场价格起到主导和影响作用,因被调查产品的低价销售,使得国内同类产品被迫降低价格销售。而且,2001- 2003年和2004年1-6月,被调查产品销售价格比中国国内同类产品销售价格分别低1.02%、4.52%、1.59%和6.11%,导致2001-2003年,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24.08%、6.92%、增长29.61%,2003年比2000年下降8.41%,年均下降2.88%。2004年1-6月,国内同类产品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15.97%。2003年后,受国内同类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出现上涨。调查期内,因被调查产品对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抑制作用,导致国内同类产品一直在低价位徘徊,无法获得合理的销售价格水平,使得调查期内国内产业一直处于亏损的困难局面,相关经营指标恶化。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