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与其他品种、配套系、畜禽遗传资源有明显区别;
(三)具有适当的名称。
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技术规范由农业部另行制定。
第七条 申请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的,由该品种或配套系的培育单位或者个人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省级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和相关材料报送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
申请畜禽遗传资源鉴定的,由该资源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提出。
在中国没有经常住所或者营业场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育种科研、生产、经营单位代理。
第八条 申请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申请表;
(二)育种技术工作报告;
(三)新品种、配套系标准;
(四)具有法定资质的畜禽质量检验机构最近两年内出具的检测结果;
(五)中试报告或者试验单位的证明材料;
(六)声像、画册资料及必要的实物。
第九条 申请畜禽遗传资源鉴定的,应当向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提交下列材料:
(一)畜禽遗传资源鉴定申请表;
(二)遗传资源介绍;
(三)遗传资源标准;
(四)声像、画册资料及必要的实物。
第十条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三章 审定、鉴定与公告
第十一条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受理申请后,应当组织专业委员会进行初审。初审专家不少于5人。
第十二条 初审可以采取下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