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

  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之中,贯穿到德育课程和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要以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和新童谣编创传唱活动,唱响“八荣八耻”等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优秀歌曲,在校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发挥基层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充分利用市民学校、村民学校、民工学校、家长学校等各类阵地,领导干部带头,组织干部、职工、专家、学者以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广泛开展“八荣八耻”宣讲报告活动。组织编写出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通俗读物和宣传挂图、宣传口号,发放到社区、农村和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评议活动,引导群众对身边的道德行为展开评判,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等传播工具,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成为“八荣八耻”的自觉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运用言论评论、理论文章、通讯报道、专家访谈、群众讨论等多种形式,深入阐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报道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取得的进展和实效,及时宣传推广各地各部门富有成效的好做法好经验。要认真总结和宣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注意发现和宣传普通人群中的道德楷模,发现和宣传人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激励人们见贤思齐、积极向上。要制作播出一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公益广告。在城市社区、乡村集市、公园广场、车站机场、港口码头等公共场所设立宣传荣辱观的标识,让人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的作用,切实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褒扬高尚品德,谴责不良行为。

  四、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

  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道德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各类活动,都要突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贯穿创建活动全过程,覆盖到广大城乡基层。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