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飞行模拟设备的鉴定和使用规则

  第60.D.3.1条 概则
  第60.D.3.3条 操作科目表
  第60.D.3.5条 训练器系统列表
  附录E 定义和术语
  关于《飞行模拟设备的鉴定和使用规则》的编写说明

A章 总则

  第60.1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对飞行模拟设备进行鉴定和持续监督检查,保证其达到并持续符合相应等级的飞行模拟设备鉴定性能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则。
  第60.3条 适用范围
  为满足中国民用航空规章规定的训练、检查和飞行经历要求,而使用或提供飞行模拟设备的任何人都应当遵守本规则的规定。
  第60.5条 定义和术语
  本规则中使用的定义和术语在本规则附录E中规定。
  第60.7条 飞行模拟设备鉴定性能标准
  飞行模拟设备鉴定性能标准以本规则附录的形式发布:
  (a)附录A 飞机飞行模拟机鉴定性能标准;
  (b)附录B 飞机飞行训练器鉴定性能标准;
  (c)附录C 直升机飞行模拟机鉴定性能标准;
  (d)附录D 直升机飞行训练器鉴定性能标准。
  第60.9条 飞行模拟设备运营人资格要求
  (a)申请成为飞行模拟设备运营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121部、135部、141部、142部或91部合格证持有人或申请人;
  (2)持有或申请民航总局批准的运行规范或训练课程,并拥有可代表相应型别或组类航空器的飞行模拟设备。
  (b)飞行模拟设备运营人的持续符合条件:
  (1)飞行模拟设备运营人获得飞行模拟设备合格证后,在随后的每12个日历月内,应当按照经批准的相应型别航空器飞行训练大纲,对飞行模拟机至少运行400小时,对飞行训练器至少运行200小时;
  (2)按照本条(b) (1)的规定运行飞行模拟设备时,应当符合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61部、121部、135部或91部的有关规定。
  (c)如果不能满足本条(b)的要求,经民航总局批准可作为飞行模拟设备临时运营人继续运行,但时间不能超过12个日历月。
  第60.11条 飞行模拟设备运营人的义务
  (a)飞行模拟设备运营人应当接受民航总局对飞行模拟设备进行的检查,包括所有与飞行模拟设备有关的记录和文件,以确定飞行模拟设备符合本规则的规定。
  (b)飞行模拟设备运营人应当针对每台飞行模拟设备:
  (1)建立一种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以便获取下列人员在使用飞行模拟设备过程中提出的意见:
  (i)近期在飞行模拟设备上完成训练、检查或获取飞行经历的飞行机组成员;
  (ii)使用飞行模拟设备实施训练、检查或监督获取飞行经历活动的飞行教员和飞行检查员;
  (iii)在飞行模拟设备上从事维护工作的飞行模拟设备技术和维护人员。
  (2)对上述机制所收集的每条合理意见,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与航空器制造厂家保持联系。如果航空器制造厂家因某些原因已无法再提供技术支持,应当同拥有该型别航空器的合格证持有人保持联系,以确保飞行模拟设备符合本规则第60.35条的要求;
  (4)在靠近飞行模拟设备的地方展示民航总局颁发的飞行模拟设备合格证。

B章 飞行模拟设备鉴定的申请、受理和颁证

  第60.13条 飞行模拟设备鉴定的申请
  (a)对每台需要进行鉴定的飞行模拟设备,飞行模拟设备运营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方式,在早于计划鉴定日期的20个工作日之前向民航总局提交鉴定申请书,对于不同类型的鉴定应当按照本规则第60.27条、第60.29条、第60.31条、第60.33条的规定提交相关的附加材料。
  (b)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关于飞行模拟设备满足本规则所有适用规定的声明;
  (2)关于飞行模拟设备运营人已建立了一套特定程序的声明。该程序能够保证飞行模拟设备保持初始或升级鉴定时的软件和硬件构型,但本规则第60.45条中规定的改装除外。这个声明应当包括对该程序的描述;
  (3)由至少一名符合本条(c)要求的驾驶员签署的声明,证实下列要求已得到满足:
  (i)飞行模拟设备系统和子系统功能等效于所模拟航空器或组类航空器的系统和子系统功能;
  (ii)飞行模拟设备的性能和飞行品质等效于所模拟航空器或组类航空器的性能和飞行品质;
  (iii)对于模拟具体型号航空器的飞行模拟设备,其驾驶舱构型应与所模拟制造厂家、型号、序列号航空器的驾驶舱构型一致。
  (4)飞行模拟设备信息:
  (i)飞行模拟设备类型,即飞行模拟机或飞行训练器;
  (ii)所模拟的航空器型号或组类;
  (iii)所模拟的发动机型号;
  (iv)视景系统的制造厂家和型号;
  (v)运动系统的制造厂家和型号;
  (vi)飞行管理系统的标识和修订版本;
  (vii)飞行模拟设备的制造厂家、型号和序列号。
  (5)相应鉴定性能标准主观测试中规定的,但还没有进行主观测试(例如盘旋进近,风切变训练等)并且没有申请鉴定的所有操作科目或飞行模拟设备系统的清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