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劳动关系协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以非公有制企业、重组改制国有企业和进城务工人员等流动就业人员为重点,大力推动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到2006年底,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0%。进一步完善集体协商机制,在规模以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集中的地区大力推进区域性集体协商。继续规范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劳动关系,加强对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中职工安置方案的审核,妥善处理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问题。进一步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研究探索劳动关系双方在企业内协调解决争议的措施,强化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作用。加强劳动标准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改进对企业工资分配的管理。严格落实《最低工资规定》,建立最低工资随经济发展正常调整机制,加大查处恶意拖欠工资特别是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力度,加快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等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三项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的监管,加强对高收入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工资分配的调控,缓解收入分配不公。
五、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提高基础支撑能力。积极推动《劳动合同法》尽快出台,并做好贯彻实施工作,抓紧修改《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草案,配合全国人大做好《劳动争议处理法》立法相关工作,积极做好工资支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劳动力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快健全劳动保障法制体系。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和执法程序,提高监察执法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建立规范、标准、统一的数据库,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应用效果,到2006年底,劳动保障广域网和城域网覆盖率分别达到93%和80%。加强劳动保障系统能力建设,健全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职业培训与鉴定、社会保险经办、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处理等工作机构,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和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劳动保障干部人才队伍,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认真做好2006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高度重视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年度计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科学编制好2006年的计划,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保障措施到位。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各地要按照《
关于开展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计划检查评估工作的意见》(劳社部函[2003]103号)的要求,认真开展预测分析,加强检查评估,对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各地要在今年2月底和7月底前,分别向部里报送2005年全年和2006年上半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检查评估报告。
附件: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〇〇六年二月十日
附件:
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
一、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
│ 项目 │计算单位│2006年计划│
├──────────────────────┼────┼─────┤
│ 1 │ 2 │ 3 │
├──────────────────────┼────┼─────┤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900 │
├──────────────────────┼────┼─────┤
│2.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 万人 │ 900 │
├──────────────────────┼────┼─────┤
│3.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6 │
├──────────────────────┼────┼─────┤
│4.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 │ 万人 │ 500 │
├──────────────────────┼────┼─────┤
│ 其中: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 │ 万人 │ 100 │
├──────────────────────┼────┼─────┤
│5.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数 │ 万人 │ 25 │
├──────────────────────┼────┼─────┤
│6.社会保险 │ │ │
├──────────────────────┼────┼─────┤
│(1)参保人数 │ │ │
├──────────────────────┼────┼─────┤
│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 万人 │ 18500 │
├──────────────────────┼────┼─────┤
│ 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 万人 │ 13850 │
├──────────────────────┼────┼─────┤
│ 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 万人 │ 15000 │
├──────────────────────┼────┼─────┤
│ 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 万人 │ 10800 │
├──────────────────────┼────┼─────┤
│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 万人 │ 9000 │
├──────────────────────┼────┼─────┤
│ 城镇职工参加生育保险人数 │ 万人 │ 5600 │
├──────────────────────┼────┼─────┤
│(2)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 │ │ │
├──────────────────────┼────┼─────┤
│ 养老保险 │ 亿元 │ 4900 │
├──────────────────────┼────┼─────┤
│ 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 亿元 │ 4200 │
├──────────────────────┼────┼─────┤
│ 医疗保险 │ 亿元 │ 1425 │
├──────────────────────┼────┼─────┤
│ 失业保险 │ 亿元 │ 310 │
├──────────────────────┼────┼─────┤
│ 工伤保险 │ 亿元 │ 105 │
├──────────────────────┼────┼─────┤
│ 生育保险 │ 亿元 │ 50 │
├──────────────────────┼────┼─────┤
│7.劳动合同签订率 │ % │ 80 │
├──────────────────────┼────┼─────┤
│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 元 │ 19500 │
├──────────────────────┼────┼─────┤
│9.金保工程建设 │ │ │
├──────────────────────┼────┼─────┤
│(1)劳动保障广域网覆盖率 │ % │ 93 │
├──────────────────────┼────┼─────┤
│(2)劳动保障城域网建设覆盖率 │ % │ 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