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明报告期内商业银行合法合规经营情况,现场检查结果;
3.非现场监管人员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况。
二、资本充足状况分析
(一)分析要点:
资本金状况(含资本充足率变化情况)、资本构成及变动情况、股本再生能力、资本补充规划及可行性、资本充足性管理政策、利润及股息分配等。
(二)具体要求:
1.说明资本充足率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判断资本充足率的变化趋势,各项指标是否达到监管要求,计算拨备充足下的资本充足率;
2.分析资本的构成及变化情况;
3.分析资本金补充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说明资本金管理政策及措施,分析资产质量变化情况,分析利润和股息的分配情况及对资本的影响;
5.非现场监管人员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况。
三、资产质量状况分析
(一)分析要点:
不良贷款的余额、结构;不良贷款比例及较上期的变化情况;信贷风险管理情况;贷款风险集中度,包括集团客户授信情况;非信贷资产和表外业务的基本情况;不良贷款清收、核销、拨备情况;资产的实际损失程度。
(二)具体要求:
1.说明不良贷款基本情况、变化趋势和特点,深入分析原因;
2.分析各类授信业务按客户、行业、地区分类的集中程度和风险状况,包括集团客户授信情况;
3.分析非信贷资产和表外业务的风险状况及其管理情况;
4.分析信贷风险管理情况,包括五级分类实行情况、信贷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措施等;
5.估算贷款损失程度,分析资产损失准备的具体情况,计算缺口和评估拨备能力;
6.分析不良贷款清收和核销的具体情况,以及对未来降低不良贷款的影响;
7.非现场监管人员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况。
四、流动性状况分析
(一)分析要点:
主要流动性指标变动情况、资产与负债结构及变动情况、流动性管理政策和措施。
(二)具体要求:
1.说明主要流动性指标变化情况并分析具体原因,对其中变动异常的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对影响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
2.分析资产负债结构;
3.分析流动性管理政策及措,评价其流动性管理技术和能力;
4.非现场监管人员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况。
五、财务状况分析
(一)分析要点:
主要财务指标及变动情况、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
(二)具体要求:
1.分析报告期内主要业务指标,如结构性比率、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利息回收率、非利息收入比率和资产费用率、贷款损失抵补率、成本收入比率等;
2.具体分析报告期内的财务收支情况,包括结构分析、趋势分析和比较分析;
3.计算资产损失准备提足情况下的利润水平;
4.对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进行同业比较分析,并对未来做出判断和预测;
5.非现场监管人员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