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 使用绿色建材
(1)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行业或地方管理部门对绿色建材做出的法律、法规及评价方法,选择建筑材料;
(2)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施工,减少运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7.绿色建筑的智能技术要点
7.1 智能技术
应用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系统与产品,提高绿色建筑性能。发展节能与节水控制系统与产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系统与产品、室内环境综合控制系统与产品等。可采用综合性智能采光控制、地热与协同控制、外遮阳自动控制、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空调与新风综合控制、中水雨水利用综合控制等技术。
7.2 智能化系统
7.2.1 功能效益
(1)定位正确、满足用户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率的需求;
(2)采用的技术适用先进、系统可扩充性强、具有前瞻性,能满足较长时间的应用需求。
7.2.2 功能质量
(1)智能化系统中的子系统,如:通信网络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建筑设备监控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子系统、安全防范子系统、综合布线子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等的功能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且先进、可靠与实用。
(2)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中的子系统,如: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等的功能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且先进、可靠与实用;
(3)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体系。
8.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技术要点
8.1 管理网络
(1)建立运营管理的网络平台,加强对节能、节水的管理和环境质量的监视,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建立必要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系统。
8.2 资源管理
8.2.1 节能与节水管理
(1)建立节能与节水的管理机制;
(2)实现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3)节能与节水的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4)对绿化用水进行计量,建立并完善节水型灌溉系统。
8.2.2 耗材管理
(1)建立建筑、设备与系统的维护制度,减少因维修带来的材料消耗;
(2)建立物业耗材管理制度,选用绿色材料。
8.2.3 绿化管理
(1)建立绿化管理制度;
(2)采用无公害病虫害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
8.2.4 垃圾管理
(1)建筑装修及维修期间,对建筑垃圾实行容器化收集,避免或减少建筑垃圾遗撒;
(2)建立垃圾管理制度,对垃圾流向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无序倾倒和二次污染;
(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8.3 改造利用
(1)通过经济技术分析,采用加固、改造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2)通过改善建筑空间布局和空间划分,满足新增的建筑功能需求;
(3)设备、管道的设置合理、耐久性好,方便改造和更换。
8.4 环境管理体系
加强环境管理,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9.推进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
9.1 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