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和建议

  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数量短缺,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据测算,到“十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20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而目前,全国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只占技术工人总量的4%左右,缺口巨大,供给不足,且存在断档。据对全国90个城市2003年前三个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的统计,总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均小于1,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但对技工,特别是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求人倍率均大于1,呈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多企业有大量“定单”,却缺乏有技能的工人。仅数控加工操作工全国就缺60万人。
  (二)年龄偏高,技师、高级技师面临断档。据2001年有关部门对2000多家国有企业抽样调查显示,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年龄偏高,46岁以上的占40%多,青年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的逐渐退休,许多企业原本就奇缺的高技能人才将后继乏人,有的已出现断档。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社会还没有形成重视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人们普遍存在着看重学历文凭,轻视职业技能的传统观念。二是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没有形成系统工程,缺乏过硬措施。尽管以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只有200多所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但每年培养的高级技工只有10万人。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由于经费不足,规模有限,设备设施老化,毕业生待遇未得到很好解决,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培养出大批高技能人才。一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忽视职工培训,其职工培训责任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以上情况导致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不能更多更快地培养出来,与生产发展的需求差距极大。三是对高技能人才的使用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未能很好地激发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尽管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高技能人才使用采取了一些激励政策,但大多数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地方或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无论在政策措施上,还是舆论导向上,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措施。多数企业尚没有形成鼓励生产操作一线技能劳动者钻研技术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机制。
  三、加强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