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控制与改善技术
攻关内容:
研究室内环境(包括室内空气质量与热、声、光环境等)综合因素对人体健康、舒适和效率的影响,建立室内环境综合评估体系及智能监控系统;开展室内污染源的调查,研究建筑材料、办公设备、装饰过程等污染物释放规律,研究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与改善技术及装置;研究开发改善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的关键技术与设计指南。
考核指标:
(1)完成室内环境综合评估体系与智能监控系统;
(2)完成室内热环境舒适参数、模型与改善技术;
(3)建立室内空气质量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开发改善技术及装置;
(4)完成建筑楼板、门窗和隔墙的隔声降噪技术与室内舒适声环境设计指南;
(5)研究主动采光技术,提出室内光环境设计指南;
(6)申报3~5项专利。
经费投入:
国拨攻关经费240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2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
6.绿色建筑绿化配套技术研究
攻关内容:
研究并建立绿色建筑植物资源信息库;研究绿色建筑环境绿化的不同配置方案;研究绿化配置方案的相关技术保障体系和建筑区绿化的防渗水与节约用水技术;绿色建筑绿化配套技术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
(1)建立绿色建筑适生植物资源信息库,资源信息库中植物种类达到500种。
(2)生态效益指标:针对不同群落、不同类型的绿化方式的效益提出包括植物群落降温;日固定CO2量或日滞尘量;植物群落减弱噪音能力;水生植物群落去除水质杂质;绿色建筑植物群落使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下降等在内的综合控制指标。
(3)编制绿色建筑绿化配置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经费投入:
国拨攻关经费80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2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
所有课题的实施年限均为2004-2006年。
二、申请资格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及外资控股企业)或事业单位均可申请,不接受个人申请。
2.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周岁,同一申请人不能同时作为两个课题的负责人。
3.课题申请要有先进、创新的研究思路,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明确、可考核的目标;超出申请指南范围要求的申请材料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