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筛选出对储粮害虫高效、性能稳定的昆虫不育剂及生长调节剂,筛选出对储粮害虫药效高的物质;生物测定及粮仓应用药效试验,确定应用浓度;制造出性能稳定、有效期在2年以上的悬浮剂或胶悬剂;药效保证在一年以上,可应用于国库及农户;研究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环境、粮食污染、种子发芽率和粮食品质的影响;研究适用于成品粮防虫的昆虫生长调节剂产品;研究储粮害虫对昆虫生长调节剂产品的抗药性及对策。
攻关目标:(1)开发适用我国不同生态区域的硅藻土杀虫防虫应用技术和方法,制定应用技术规程1项;开发新型施药机械设备2种,产量20—40kg/h,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应用剂量400~800mg/kg,防虫效果>90%,防治有效期3年;在全国建立8个应用技术示范点,核心示范点规模不少于20万吨;提出我国无公害储粮害虫防治技术发展对策研究报告,发表论文3—5篇,取得专利1—2项。(2)开发出用于防治储粮害虫的植物杀虫剂新剂型2种,完成农药登记,形成年产量500吨的中试生产规模;应用剂量90%;建立应用示范点2个,核心示范点规模5万吨;制定应用技术规程1项;取得专利1—2项,发表论文3—5篇。(3)开发用于防治储粮害虫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研制稳定的悬浮剂和胶悬剂新剂型,储粮害虫F1代死亡率在90%以上,F2代近100%,药效>1年;应用剂量控制在5mg/kg以下,成本经费投入:要求申报单位按不低于国拨经费1:1.5的比例提供自筹经费。
课题四、储粮微生物活性快速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
攻关内容:研究能够快速监测储藏物微生物活动状况的技术,开发快速、简便、智能化的微生物活性检测仪,完成检测速度为30min/样品;可以更为准确地检测和界定粮堆中微生物的生理及活动状态,为臭氧杀菌抑菌技术的高效准确应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建立新型、高效、可靠的储粮微生物活动预警和防治技术体系;研究开发具有智能化特征,能够灵活、高效地整仓或局部处理受微生物危害的粮食,可确保储藏粮食品质安全、绿色环保的成套技术及处理设备;研究提出有效、合理应用以上2项技术措施的技术应用规范。
攻关目标:(1)开发微生物活性检测和控制技术,提供研制活性检测仪10台和储粮微生物处理2代新设备5套,设备均形成批量生产能力;(2)不同区域建立应用示范点3—5个;(3)制定仪器设备制造标准和储粮微生物控制技术规程各1项;(4)微生物活性检测仪检测速度≤30min/样品,微生物活性生长检测灵敏度≤24h(25℃);(5)微生物控制设备一次可处理粮食不少于5000t/仓;(6)取得专利2—3项,发表论文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