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关于印发陈至立国务委员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的通知

  一、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新高度
  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两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显著增强,职业教育的路子越走越宽,正迎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
  在充分肯定职业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比较差、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还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尽快改变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因此,我们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新高度。
  第一,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我国人均GDP去年迈上了1000美元的新台阶。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往往可以成为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这一时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城镇化加速发展,为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若干瓶颈和压力,一是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加剧;二是社会矛盾突显,就业压力加大,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等。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这种建立在传统工业化道路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代价。在未来20年里,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我国的能源和资源将难以支撑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总之,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我国未来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二要开发我国最大的潜在资源?人力资源。新型工业化需要大量各类技能型人才,但我国技能型人才出现严重短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例如在数控技术应用领域,全国每年需要新增几十万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全国每年需要新增上百万计算机操作人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加近30万从业人员;在医疗服务领域,社会对各层次护士特别是高级护理人员的需求日益旺盛;现代服务业也需要大量通信、金融、保险、物流、批发、采购、农业支撑服务、中介和专业咨询服务等技能型人才等等。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