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国家体育总局段世杰副局长在2004年全国体育竞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二)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杠杆作用明显。全运会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调整九运会、十运会在奖励计分、人才交流等有关政策,进一步发挥了举国体制优势,调动各单位积极支持备战奥运会的积极性,为奥运会献计献策,共同打造奥运会金牌;另外,我们也通过举办城运会,加大了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锻炼了后备力量,进一步促进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竞赛市场日益活跃。在坚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保证运动项目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创新赛制,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及调动社会支持办赛的积极性,促进体育竞赛的社会化发展。在提高项目发展的同时,竞赛这一独特载体也为社会搭建了提高企业知名度、宣传品牌的平台,实现了共赢。
  (四)参赛主体和办赛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近一个周期,一些项目的职业赛、商业赛、群体赛等发展迅速,以俱乐部、企业、群众团体,甚至个人参加的比赛层出不穷。这一新变化对我们以往的竞赛计划和体系,及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组队参赛的传统竞赛方式,是一个极大补充与丰富,应该说,这是我国体育深化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随着国家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建立,各省区市也相继对竞赛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目前,已有17个省区市体育局相继建立竞赛管理中心,大部分省市成立了项目管理中心。这一职能的转变,较好地适应了体育竞赛和训练工作发展的需求,也为进一步做好竞赛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总之,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竞赛工作较以往相比,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规模到质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深化竞赛体制的改革过程中,虽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但总的来说主流是好的,成绩是主要的。
  二、面临新的奥运周期竞赛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9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接见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勉励我国体育界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不畏艰辛,继续攀登,努力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再创佳绩,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党中央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和关怀给我们极大的鞭策和鼓舞。现在,距2008年奥运会已不足四年,全国体育系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抓住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优势,全面做好参赛队伍备战和竞赛组织工作,圆满完成党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历史任务。这一奥运周期我们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是,聚精会神抓好备战工作,继续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力争参加所有大项和更多的小项,全力以赴争取优异成绩;作为东道主,要精心组织、创新思路,提供一流竞赛环境,体育界要为2008年奥运会办成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充分展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国家体育总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在领导全国体育竞赛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竞赛工作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利于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等大目标大方向,但就体育系统当前工作而言,要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艰巨任务,我们的竞赛工作利用竞赛杠杆提倡什么,发展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以此达到我们的工作目的,是值得大家认真探讨的。也希望与会的同志在会议期间就当前如何能够做好竞赛工作积极发表建设性的意见。
  我们在雅典奥运会上虽然取得了新的历史性突破,但是也并不是没有问题。我们的一些优势项目和尖子选手在奥运会上出现重大失误,从现象上看是临场比赛问题,但从深层次上分析,有不少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其中也有我们竞赛工作方面的问题,比如有些队伍长期疲于参赛缺乏系统训练,以赛代练;有些队伍参加比赛太少,以练代赛,特别是缺乏竞争激烈的高水平比赛的锻炼;有些集体球类项目比赛数量不少,但质量低,缺乏高水平的竞争和对抗,达不到锻炼队伍的目的,与世界强队交手差距甚远。我们的一些影响大群众喜爱的项目进步缓慢,有些是管理和训练问题,有些是项目在竞赛安排和设计上没有突出重点,缺乏针对性,既造成竞赛效益低下和人财物的浪费,也没有有效地促进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