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国家体育总局段世杰副局长在2004年全国体育竞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这次全国竞赛工作会议,是在雅典奥运会刚刚结束,20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的形势下召开的。因此,面对2004至2008年这一奥运周期国内外重大赛事的安排,面对明年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赛办赛的艰巨任务,我们在竞赛工作方面有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与大家通报、沟通,探讨和研究,通过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谋划好2008年前的竞赛工作。
  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取得了32枚金牌,17枚银牌和14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实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新的历史性突破。党中央、国务院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已成为历史,雅典奥运会的结束就意味着新的奥运周期已经开始。最近,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召开了“总结雅典奥运展望北京奥运”的专题务虚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上一周期的经验与教训,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查找不足和差距,对准备北京奥运会未来四年的体育工作进行了战略研讨,会议认为北京奥运会已临近,时间紧,任务重,各项工作要尽早尽快,要统筹谋划,加大工作力度,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大好机会,把我国的体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竞赛工作是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的最高表现形式。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体育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其中就有竞赛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权益之后,在国际体坛的大舞台上,通过竞赛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竞赛提高了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竞争实力。通过竞赛也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良好形象。这次全国竞赛工作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的会议,会议的内容关系到2008年奥运会的备战和竞赛组织工作,关系到明年十运会的成功举办,乃至全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围绕如何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力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这一中心任务,抓住今后四年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宏观上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好训练与竞赛的关系,十运会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关系,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进一步理顺关系,提高竞赛质量,发挥竞赛效益。
  总之,竞赛工作的宗旨,就是要更好地体现出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总体战略目标和任务服务。结合本次会议,国家体育总局的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还将进行2005年全国竞赛的招标洽商活动。下面,我就全国竞赛工作谈以下几点意见。
  一、对上一奥运周期竞赛工作简要回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体育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以后,全国体育竞赛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日趋活跃,竞赛数量大幅度增加,使队伍得到了锻炼,培养了人才,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举办高水平、有影响的国际赛事日益频繁,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培养了竞赛干部队伍,增强了组织国际大赛的经验和能力,密切了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竞赛市场的开发,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使竞赛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竞赛活动更加贴近群众,欣赏体育比赛已成为广大群众生活的一部分。上一周期竞赛工作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全国竞赛的数量快速增加。各项目管理中心从锻炼队伍、提高水平、推动项目发展出发,开发竞赛市场,不断设计和推出新赛事。继足球、篮球、排球、棒球、乒乓球、棋类等项目的主客场赛制改革后,一些项目的国内比赛也与国际赛事接轨,分站赛、系列赛、积分赛、大奖赛等相继出现。据统计,2001年至2004年四年间,全国竞赛由491项次增至863项次,增长了76%。其中奥运会项目增长了74%。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体育竞赛为提高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锻炼队伍,增强运动员的大赛经验和实战能力等方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我国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与在国内赛场上得到的锻炼是分不开的。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