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文件的通知

  200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等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全面履行职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审计覆盖面不断扩大,审计对象的职级逐步提升,审计力度逐年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由探索起步进入全面推进、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一)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展开
  1999年中办、国办关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下发后,特别是2000年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之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在全国已经全面推开,形成制度。2000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17.4万人,其中县级以下(不含县级)党政领导干部13.6万人。目前,多数县已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选人、用人的必经程序。黑龙江、河北、河南、安徽、湖南、陕西、海南等省的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在职务变动时都经过了审计。河南、山东、广东等地还对村基层干部进行了审计。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做到了“逢离必审”。四年来共审计1.2万人。
  对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逐步展开。目前已有80%的中央单位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000年至今年上半年,共审计了7.9万名领导干部。
  (二)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点不断扩大
  2000年召开的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对开展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迄今为止,全国31个省和97%的地市都先后进行了试点。2000年至今年上半年,审计署对4名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全国共审计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2.4万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2.3万人、地厅级领导干部1063人,这些领导干部中有市(地、州)委书记62人、市(地、州)长126人、县(市)委书记1353人、县(市)长3070人。吉林、河北、陕西、内蒙古、江苏、湖南、四川、广西、云南等18个省(区)的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形成制度。审计机关的主要领导也列入了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目前已有1名审计厅长、59名市地审计局长和208名县审计局长接受了经济责任审计。
  (三)经济责任审计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地在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注意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突出重点,使审计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方式方法更为有效,审计质量不断提高。2000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违法违规金额3912亿元,损失浪费金额252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3398亿元。其中,由领导干部直接经济责任造成的违法违规金额204亿元,损失浪费金额21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08亿元。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成效也比较明显,中央单位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违反财经法规和损失浪费金额746亿元,个人经济问题1.8亿元。
  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为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从制度层面预防、治理腐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0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级参考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共选拔任用领导干部1.4万人、降职1730人、撤职983人,有1232名领导干部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3253名领导干部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
  各级党委政府对经济责任审计揭露的问题高度重视,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在及时查处和纠正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纪律教育,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并注意用制度来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较好地发挥了惩治和防范两个方面的作用。江苏省海门市政府依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共纠正各类错误决策53件,减少经济损失1800多万元。经济责任审计以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强化了对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的制约和监督,有力地推进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本经验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