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原则。廉政教育要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廉政制度建设要在狠抓贯彻执行上下功夫,加强对制度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坚决维护制度规定的严肃性。廉政监督要突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为重点,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实效性原则。体系建设既要有宏观架构,又要有微观措施;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制定规划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力争在实际工作中行得通,用得上,避免把体系搞成空架子,流于形式。
二、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
(三)总体目标:到2007年,审计机关廉政工作体系搭建起基础性框架,审计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审计监督职能得以有效发挥。
——审计机关廉政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基本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
——规范性的审计工作运行机制和审计行为准则、防范性的保廉制度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审计机关廉政监督组织体系健全,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适应工作要求,发现和解决腐败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审计人员廉洁从审的自觉性明显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和审计纪律得到严格执行。
(四)主要任务:
——完善思想教育和道德约束措施,提高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审计人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建立健全自律机制。
——进一步加大治本力度,深化改革,注重强化对源头的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防范,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消除各种产生腐败和不廉行为的土壤及条件,建立健全约束机制。
——以“权、钱、人”为重点,坚持外抓审计纪律,内抓审计管理,坚决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与惩罚措施,建立健全惩治机制。
(五)实施步骤:
2004年组织调查研究,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实际,着手制定各地区、各单位廉政工作体系具体实施方案。从2005年起,按照廉政工作体系实施方案的要求,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2007年,在对廉政体系建设状况进行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廉政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