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010)(发布日期:2010年5月29日,实施日期:2010年7月1日)废止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2005年3月2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国防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国防科技奖)申报、评审和管理等工作的质量,根据《
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国防科技奖的申报、评审、异议处理和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 国防科技奖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以调动国防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从而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四条 国防科技奖的申报、评审和授予实行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涉。凡参与申报、评审和授予工作的人员,都有保守国家秘密和保护申报项目知识产权的义务。
第五条 国防科技奖是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委)授予单位和个人的荣誉,成果知识产权的转移不影响其主要完成人获得国防科技奖的权利,同时,授奖证书也不作为界定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六条 国防科工委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国防科技奖的管理工作,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科技奖评委会)负责国防科技奖的评审,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国防成果办)负责国防科技奖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 国防科技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国防科技奖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授奖,每年评审一次。国防科工委科技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各有关单位的历史获奖情况、科研情况和成果登记情况下达其当年申报限额数,根据总的成果申报情况和科技奖励政策导向,确定当年授奖项目限额数量。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八条 《办法》第
七条规定的奖励范围内的科技成果,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型号工程及项目研制成果,其范围包括:
(一)在武器装备及其配套产品的科研、生产、试验及相关工作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二)在主导产业型号工程和军民两用工程及其配套项目的科研、生产、试验及相关工作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三)应用于国防的先进工业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开发成果;
(四)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和企业技术改造中,研究应用新技术而取得的国防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