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和完善相关备案制度。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要继续发扬密切合作、相互配合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气象部门与建设规划部门的合作,建立和完善协作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工作程序。各级气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建设规划部门联系,建立、健全相关的备案制度,及时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范围和标准报当地建设规划部门备案;各地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时,要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减少或者避免因城市或者乡镇规划建设项目导致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受到影响和破坏。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协作沟通机制。建设规划部门应当与气象部门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规划协作沟通机制。建设规划部门应当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主动听取气象部门的意见,并事先征得具有行政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新建、改建、扩建气象台站和设施,应当符合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和城乡规划,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城市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四、严格审批程序。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严格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规定,严格履行审批气象观测站迁移的各项程序,凡涉及到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气象探空站等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迁移,必须按照《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要求,报请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批。
五、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相关违法案件。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要以《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发布实施为契机,在当地人大、政府的监督、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采取专项执法检查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违法案件的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行为,特别是对一些久拖不决、影响较大的违法案件,要抓紧认真清理和处理,坚决杜绝有案不查、查处不力的不作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