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通知
(气发[2004]2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及计划单列市气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气象局,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划局(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气象探测工作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保护好气象探测环境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为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中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范围和标准。长期以来,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在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现象日趋突出。截止2004年7月,仅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观测站中,有1445个气象观测站由于探测环境破坏被迫迁移,占全国气象部门地面气象观测站总数的60%。其他部门有1000多个气象站探测环境遭破坏,或者被迫迁移的比例也很高。这些气象观测站的迁移,直接影响了这些地区气象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和代表性,影响了气象探测业务质量、气候变化分析和气象预报服务工作,也影响了我国气象探测资料的全球交换工作。为了切实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管理工作,确保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气象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使气象探测资料更加及时、准确、科学、高效地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服务,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增强法律意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气象探测基本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关系到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问题,也关系到我国气象工作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为此,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国际形象,树立科学发展观,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国防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认真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充分认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力度,确保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都要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