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第39行“其他”:指用于海南农垦总局天然橡胶基地项目除上述建设内容以外的投资完成数的总额。只填资金数,不填任务数。
2、栏说明
(1)“任务量”:指列入计划的项目建设任务的数量。完成任务量必须填写实际完成的数量。各类项目中具体工程措施的任务量以“座、处、台、套、个”为单位的,其完成任务量必须填写整数,单个工程全部完成的应填写“1”,未全部完成的为“0”。第1栏“上年结转”+第2栏“年度计划”+第3栏“任务量增减”=第4栏“本年完成”+第5栏“结转下年”。
①第1栏“上年结转”:指上年度未完成结转到今年继续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任务量(当年立项项目不存在上年结转)。
②第2栏“年度计划”:指当年项目计划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任务量。
③第3栏“任务量增减”:指根据项目实际需要或其他原因,当年项目的单项工程或措施任务量进行了微量调整,造成该单项工程或措施实际任务量与计划任务量之间产生的差额。任务量增减主要有任务量增加和任务量减少两种情况:一种是“任务量增加”,指当年实际完成的单项工程或措施任务量超过该单项工程或措施计划任务量的部分,填列正数;另一种是“任务量减少”,指当年实际完成的单项工程或措施(根据项目实际需要或其他原因,该单项工程或措施不再进行续建)任务量少于该单项工程或措施计划任务量的部分,填列负数。
④第4栏“本年完成”:指当年实际完成的上年结转以及当年计划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任务量。
⑤第5栏“结转下年”:指当年项目任务量未完成,需结转到下年继续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任务量。
(2)“投资额”: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情况。具体分为“上年结转”、“年度计划”、“投资增减”、“本年完成”和“结转下年”五小栏,下再细分“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其他资金”、“银行贷款”等各小项。其中:上年结转+年度计划+投资增减=本年完成+结转下年。
各项资金的指标解释具体为:
①“财政资金”:指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直接用于项目工程建设的资金以及用于贷款贴息、项目管理费、科技推广费等支出的资金。其中:中央财政资金指中央财政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地方财政资金指地方各级财政按照规定比例与中央财政资金配套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
②“自筹资金”:指项目区农村集体、农民群众、项目建设单位(包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牧场、地方有关部门等)筹集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现金、以物折资和投工投劳折资。银行贷款以及项目建设单位先期的固定资产和水、电、路等公共设施投入不计入自筹资金。
③“银行贷款”:指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银行贷款以及其他信贷资金。
④“其他资金”:指除上述资金之外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各类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等。
(3)“上年结转”:指上年度未完成结转到今年继续使用的资金总量(当年立项项目不存在上年结转)。其中:
①第6栏“小计”:指上年结转到今年的全部资金量,含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其他资金和银行贷款。
②第7栏“其中:财政资金”:指上年结转资金中的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总额。
(4)“年度计划”:指当年度项目计划安排的“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其他资金”、“银行贷款”。
①第8栏“合计”:指本年度项目计划投入的资金总额,含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其他资金、银行贷款。
②第9栏“财政资金”:指当年项目计划投入的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总额。
③第10栏“小计”:指当年项目计划投入的自筹资金数额。
④“其中:投工投劳”:指当年项目计划中项目区农民群众投入的劳动工日和折资数。
⑤第11栏“折资”:指当年项目计划中项目区农民群众投入的劳动工日折合成的资金数。投工投劳折资时劳动力价格要按当地市场价格计算填列。
⑥第12栏“数量”:指当年项目计划中农民群众投入的劳动工日。
⑦第13栏“其他资金”:指当年项目计划投入的其他资金的数额。
⑧第14栏“银行贷款”:指当年项目计划投入的银行贷款以及其他信贷资金数额。
(5)“投资额增减”:指根据项目实际需要或其他原因,当年项目的单项工程或措施进行了微量调整,造成该单项工程或措施的实际完成资金数额与计划资金数额间产生差额。“投资额增减”主要有投资增加和投资减少两种情况:一种是“投资增加”,当年实际完成的单项工程或措施资金数额超过该单项工程或措施计划资金数额的部分,填列正数;另一种是“投资减少”,当年实际完成的单项工程或措施(根据项目实际需要或其他原因,该单项工程或措施不再进行续建)资金数额少于该单项工程或措施计划资金数额的部分,填列负数。
①第15栏“合计”:指当年项目投资增减总额。
②第16栏“财政资金”:指当年项目财政资金增减数额。
③第17栏“小计”:指当年项目自筹资金增减数额。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