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通知
(发改环资[2004]25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解放军总后勤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社会大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节能型社会,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委组织编制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经报请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并将落实情况及时反馈我委。
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00四年十一月十日
附件: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前言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为推动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建设节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分为“十一五”和2020年,重点规划了到2010年节能的目标和发展重点,并提出2020年的目标。
规划分五个部分: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节能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
节能专项规划是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长期节能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节能项目建设的依据。
(说明:规划采用了国家统计局对2000年、2002年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及GDP能耗等相关数字的初步调整数。)
目录
一、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一)能源消费特点
(二)能源利用情况
(三)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三、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遵循原则
(三)节能目标
四、节能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一)重点领域
(二)重点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坚持和实施节能优先的方针
(二)制定和实施统一协调促进节能的能源和环境政策
(三)制定和实施促进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
(四)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
(五)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
(六)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
(七)推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
(八)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九)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
(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规划实施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一、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一)能源消费特点
2002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5.14亿吨标准煤,比1990年增加5.27亿吨标准煤,增长53%,年均增长3.6%。其中,煤炭占66.3%,石油占23.5%,天然气占2.6%,水电、核电占7.6%。
我国能源消费呈以下主要特点:
1.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02年,煤炭消费量14.2亿吨,比1990年增长34%,年均增长2.5%。近70%的原煤没有经过洗选直接燃烧,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二氧化硫排放形成的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2.优质能源比重上升,石油安全不容忽视。2002年,石油、天然气、水电等优质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3.7%,比1990年提高9.9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16.6%提高到23.5%,提高6.9个百分点。“九五”以来交通运输用油呈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营运运输用油,年均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我国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02年石油净进口量813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