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规范专家评标行为
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部《公路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严把专家准入关。要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担任评标专家。对在评标工作中有索贿、受贿、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要取消评标专家资格,并依法处理。
评标专家抽取要按照部《
关于加强公路工程评标专家管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3]464号),采取随机抽取方式,严格执行回避制度。要做好评标专家名单的保密工作,对泄露专家情况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政府部门的行政人员不得作为评标专家参加本地区所管辖范围内的项目的评标工作。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的人员只能作为招标人代表参加本项目的评标工作。
评标专家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招标文件载明的评标办法进行评标,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预。评标工作应严谨、客观、准确,并达到应有的深度。对招标人提供的清标结果要认真复核,全面评审。
七、建立从业单位信息系统,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按照部下发的《关于开通公路施工企业信息系统网页有关事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3]497号)要求,尽快完成省级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公路建设市场的动态信息。
要加快建立公路建设从业单位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科学的信用评价方法,定期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防止投标人弄虚作假、超能力投标、骗取中标,引导从业单位加强自律,讲信誉、守合同。
八、加强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职责,不得干预招标人正当的招标工作,不得剥夺招标人定标的权力。要重点打击招投标中的串通投标、出借资质、低价抢标、暗箱操作、行贿受贿、地方保护、指定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对中标人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解决投标承诺与施工过程脱节的问题。对严重违约或由于低价抢标导致质量差、进度慢的施工单位,要依法处理,公开曝光。不得采用以奖代补或工程变更等方法解决低价中标问题,从根本上杜绝低价抢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