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国内产业同类产品就业人数略有下降。
2001年,国内产业就业人数比上年下降6.53%;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随着国内产业技术改造项目的陆续完成,国内产业产能不断扩大,国内产业就业人数有所回升,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3.40%和7.63%,但仍低于调查期初2000年的就业人数。
11.国内产业劳动生产率先升后降。
2001年,由于国内产业产能的扩大,产量相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国内产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上升43.43%;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国内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国内产业技术改造工作基本完成,但被调查产品的进口数量持续上升,价格大幅下降,对国内产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严重挤压,国内产业在产能改造已经完成的情况下,被迫限产,相应地导致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47%和9.43%。
12.国内产业人均年工资先增后降,呈下降趋势。
2001年,由于国内产业产能、产量、销售量和税前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国内产业工资总额也相应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均年工资比上年增长32.23%;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随着国内产业产能扩大,国内产业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产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销售收入和税前利润不断下降,人均年工资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4.19%和3.85%。
(五)被诉国(地区)的生产能力、出口能力及对国内产业可能产生的进一步影响
调查机关初步了解到,2002年被诉国(地区)的氯丁橡胶生产能力、产量分别为30.3万吨和23.26万吨,其需求为12.06万吨。被诉国(地区)的产能、产量均大大超出其国内(地区)的需求,而且被诉国(地区)国内需求量近期不会有大幅增长,供过于求状况将持续存在,被诉国(地区)将继续保持较强的出口能力。
调查期内,一方面国际市场对氯丁橡胶的需求不旺, 2001年,被诉国(地区)向中国出口的被调查产品数量大幅增加,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被诉国(地区)向中国出口的被调查产品数量进一步增加,价格明显下降后维持在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被诉国(地区)为了消化其大量过剩的产能,存在进一步扩大出口量,向中国国内市场低价出口的可能性。
(六)中国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
上述证据表明,调查期内,中国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受市场需求的拉动,2001年中国国内产业生产经营活动基本正常。进入2002年以后, 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明显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且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同期,中国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国内产业产能技术改造项目基本完成,但不仅未给国内产业带来应有的收益,国内产业状况反而日趋恶化。
受此影响,中国国内产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抑制。特别是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在中国国内产业技术改造基本完成前后,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产量持续下降,销售量低于同期中国国内需求量的增长,且低于同期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的增长,销售价格被迫大幅下降至调查期内最低水平,由此造成销售收入持续下降,国内产业开工严重不足,库存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国内产业税前利润呈加速下降之势,国内产业投资收益率、市场份额降到调查期内最低点,国内产业投融资能力下降,人均工资连续下降并处于较低水平,国内产业现金净流量锐减,已无法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国内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
六、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被调查产品的大量低价进口是造成中国国内产业实质损害的原因
现在证据表明,调查期内,中国国内氯丁橡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受此拉动,中国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生产能力有所增长。与此同时,来自被诉国(地区)的被调查产品的进口量占中国国内进口总量的比例一直高达90%以上,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一直高达32%以上。调查期内,来自被诉国(地区)的进口被调查产品数量持续增长,价格先增后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2001年,虽然被调查产品的进口数量比上年有所增长,但由于其进口价格也相应有所上升,在中国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中国国内产业生产经营活动基本正常。进入2002年后,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下降幅度达8.43%,2003年上半年,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1.47%,大大超过中国国内需求量、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产量和销量的增长幅度,被调查产品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在2003年上半年达到调查期内最高值。由于被调查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具有替代性,被调查产品持续增加的进口数量、较大的市场份额和价格下降直接压制了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致使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被迫大幅下降至调查期内最低点,产量在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连续出现负增长,销售量增长幅度逐年下降,销售收入、税前利润持续下降,投资收益率、市场份额降至调查期内最低水平,现金净流量锐减,开工率、投融资能力、人均工资等指标不断恶化,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中国国内产业受到的损害是客观存在的,被调查国家(地区)向中国低价出口被调查产品是造成中国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的原因。
(二)其他因素分析
调查机关还对可能使中国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的其他因素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分析。初步证据表明,调查期内,中国国内产业的实质损害并非由以下因素造成:
1.中国国内同类产品需求的变化。调查期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内氯丁橡胶需求量整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国国内氯丁橡胶的需求增长并未给国内产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