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行棉花企业质量信用通报制度。对于质量信用评价良好的企业予以宣传,对于质量信用评价差的企业予以曝光。
六、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好各项公证检验工作
(一)2004年度中纤局要组织实施好经营性棉花公证检验、电子撮合交易棉和期货交割棉公证检验工作,根据国家储备棉轮换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国储棉入库公证检验工作,随时做好库存陈棉轮换出库公证检验准备工作。2004年度棉花公证检验计划完成420万吨,占商品棉的70%。
(二)中纤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规范棉花公证检验工作。各承检机构要按照中纤局对公检工作制定的一系列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棉花公证检验工作的质量保障措施和内部监督办法,各省级纤检机构要加强对下级纤检机构的管理,制定公证检验监督管理措施。
七、切实做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对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针、政策等的学习和宣传。各地要继续深入学习《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和国家发改委、质检总局领导在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落实好会议提出的各项措施和要求。要加强对改革的宣传报道,使棉业各方都能了解改革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扩大影响,促进改革进程加快。
(二)做好新体制运行试点工作。各改革试点承检机构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以赴,严格按照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各项要求实施,在试点中要认真做好仪器化检验标准、全国棉花质量信息系统、进口HVI、国产HVI等方面的全面验证工作。对试点中发现的问题要主动思考、认真分析、及时反馈,重要情况随时报告中纤局。同时要配合中纤局认真做好试点工作阶段性和全面总结,为有关部门提出完善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政策、建议和措施提供依据。
(三)各产棉省(自治区)要根据推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需要,按照辖区内的资源总量,制定承检机构的合理布局规划以及在2005年度地方配套资金的解决办法,做好推行新体制的各项准备工作。
八、切实加强对棉花质量监督工作的领导
2004年度棉花质量监督各项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地要认真研究棉花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认识做好棉花质量监督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中纤局要组织检查组对各地棉花质量监督和新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以确保棉花质量监督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