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数据录入:指定专业人员负责录入。每类调查人群对应一个独立的数据库,数据库保存和命名按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规定统一命名。
3、数据汇总和整理: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省筛查数据的汇总及数据库整理工作。各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辖区内筛查数据汇总和数据库整理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数据整理中若发现数据错误、空项或其它问题,应尽快联系数据来源单位及时更正。
4、数据传输: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完成数据库核对和整理后,应按要求尽快向上一级有关单位传输。所有调查问卷、检测记录等原始资料以及数据库等电子文件应按《全国性病艾滋病综合监测指南及方案》和《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有关规定妥善保管。
五、质量控制
(一)筛查人员的选择与培训。
参加全面筛查的登记、调查、检测等工作人员,都应认真进行相关的各类培训。政府部门负责对既往有偿供血(浆)人员登记的培训;省或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现场采血、调查、样品检测、数据录入与传输等的专业培训。
(二)筛查过程质控。
1、初筛检测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检测质量,建议在技术好的实验室进行集中检测。省确认中心实验室对筛查实验室进行培训,包括实验室安全,检测要求和质量控制,特别要强化从样品采集到报告检测结果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培训。
2、实验室质控:省确认中心实验室负责对筛查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筛查期间至少发放2批质控品;进行ELISA检测时须配备外部质控品。参比实验室负责对确认实验室进行质控,在筛查期间至少发放2批质控品,每批5个样品;遇到疑难样品应送参比实验室进行检测。参比实验室负责对CD4检测实验室进行质控。
3、每日调查结束,由调查组长对当日调查所有问卷进行核查,检查问卷的完整性、逻辑合理性、编号唯一性等;对有问题的问卷,调查员应及时弥补和更正。各调查单位应设立质控小组,负责调查问卷的检查和复核,复核率至少达5%。数据录入过程中也应注意及时校对。
(三)督导与验收。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筛查期间,要抽调得力人员和骨干对筛查的地区进行督导、巡观与验收。督导与验收的主要指标为:既往有偿供血(浆)人员的登记率、采血样率、初筛检测率、确认检测率、检测率、阳性者个案调查率、数据入库率、录入准确率等。
附表1:
_____市 县(区) 乡(街道办事处)既往有偿供血(浆)者登记表
┏━┯━┯━┯━━┯━━━━━┯━━┯━━━━━━━┯━━━┯━┯━━┯━┯━┓
┃编│姓│性│出生│家庭住址(│身份│首次供血(浆)│首次静│性│抗体│确│备┃
┃号│名│别│日期│电话、联系│证号│年/末次供血 │脉吸毒│乱│初筛│认│注┃
┃ │ │ │ │人姓名) │码 │(浆)年 │时间 │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