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入户接种率调查
1.调查对象和数量:
调查对象: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无论有无户口,是否居住满3个月)。
调查对象出生年月日使用公历。如部分地区习惯用农历、藏历等历法,都应换算成公(阳)历相应的日期。调查对象的出生日期,应以家长主述为准。
调查数量:每个年龄组每村调查7名儿童(在该地永久居住和连续居住满3个月以上,包括3个月),3个年龄组共21名儿童。
非本地户口且居住未满3个月的儿童,只开展调查并将资料录入数据库,但其数量和接种情况不计入统计和分析范围。
1.1 基础免疫:乙肝疫苗和“四苗”基础接种率。
1.2 加强免疫:只统计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
计算接种率时,以居住3个月以上(包括3个月)的适龄儿童,包括在该地永久居住和连续居住满3个月的儿童为准。
2.入户调查
填写表1“儿童预防接种入户调查表”、表2“接种率调查村情况记录”
2.1 以该村最新户口登记册中的户号为序号,利用随机数确定第1个调查户。被抽到的调查户中如有适龄儿童即为调查对象,并应调查该户内所有符合调查年龄组要求的全部儿童(即遇到什么年龄组儿童就调查什么年龄组的儿童),然后继续按照方案要求的方法走访第2户、第3户,直到每一个年龄组调查满7名儿童为止,每村共计调查21名儿童。
2.2 从第1个调查户寻找第2个调查户时,以前门之间的步行距离计算,哪一户最近即为第2个调查户。而不要按户口登记册中的下一户去找。如果2户距离相等不能判断时,可出门向左转选取第2户。若有3、4户等距亦采取此方法。如果某户的前门相距最近的户已调查过,应另外寻找下一户。又如在一死胡同内寻找了每个调查户后,还需继续寻找时,则应返回胡同口,在胡同口寻找没调查过的距前门(院门)最近的户作为下一个调查户。
如果在城镇进行调查,调查区域为楼群,为寻找方便可按门牌号顺序由楼下到楼上,挨门挨户作为调查户。如某户为该楼的最后一个单元的住户,出楼之后寻找下一个步行距离最近的单元的第一个住户。无论下一个单元序号是大是小。若与两边的单元距离相等,与上述原则一样向右转的单元为下一个调查户。
2.3 在调查时,如果被调查户家中确实无人,应作为空白户处理,记录走访户数后放弃对该户的调查,特别是农村有套院或有看门狗护院的住户,应仔细核查被调查户中是否有人,不能马虎过场。作为空白户处理的调查户,无论家中是否有适龄儿童,都不再进行回访。
2.4 如1个行政村的某一年龄组不足7名适龄儿童,应继续在本乡内确定1个距该行政村最近的1个行政村为下1个村级调查单位。按上述方法继续查找,直至每个年龄组调查满7名儿童为止。
3.合格接种的判定
3.1 有接种证和接种卡者以接种证记录为准;无接种证,有接种卡者以接种卡记录为准;接种证和接种卡两者均无者,判断为未接种。如果该地区(县)还未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以接种单位保管的接种卡或薄为准。
3.2 对每名儿童的合格接种判断只能选择接种证或接种卡一种方式。不能一种疫苗以接种证为准,另外一种疫苗以接种卡为准。
3.3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才判为合格接种:
(1)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
(2)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
(3)接种针(剂)次间隔不缩短(≥28天)。
(4)基础免疫在12月龄内完成。
(5)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不缺项。
4.调查注意事项
4.1 如只有家长(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亲属等以及监护人)在家,家中有适龄儿童,无论儿童是否在家,均应作为正式调查对象,调查资料全部纳入汇总。
4.2 若没有在该地建立证、卡,虽然已进行过免疫接种(父母及其他人口头提供),仍属不合格接种。
4.3 最后1个调查户有1名以上适龄儿童则均应调查。例如:但查到某村的第7名适龄儿童,该户是双胎(或3胞胎);或1名适龄儿童为常住户口,1名(或1名以上)适龄儿童是居住满3个月或3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均应调查,调查资料应逐级汇总。
在调查中,遇到托儿所,可以随机抽签调查该托儿所的适龄儿童,直至每个年龄组满7名儿童为止。如前面已调查了5名儿童,下一户是托儿所时,应继续调查2名儿童。
5.调查资料汇总和分析
接种率调查的资料分别用手工和计算机汇总。
手工汇总:由入村的审评组将表1的调查结果按要求依次填写到表3和表4,并分别计算县的建卡率、建证率、各种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第1针及时接种率和四苗全程接种率,分析不合格接种原因和未接种原因(表5、表6)。
计算机汇总: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调查结束后的1周内,将(表1)按照统一编制的软件录入计算机,寄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分析。
三、质量控制
1.各种表格均经过预调查
2.卫生部负责培训各省审评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各省负责培训地市级审评负责人及调查员。
3.接种调查表上报前均应经过2人以上审核。
4.在全省所有开展接种率调查的县中随机抽取1/3的调查县(四舍五入),其中应包括3个参加综合审评的县,每县随机抽取1个村进行现场复核,并填写表7。复核县数不足3个(含3个)的,全部由卫生部专家组进行复核;除参加综合审评的3个县以外其它的县,由省计划免疫审评领导小组组织复核。复核内容主要包括:核实抽样方法、调查方法是否正确,检查第1个调查户的选取是否随机,调查路线是否正确,每个年龄组7名儿童的接种记录填写是否正确。
如出现有2名(含2名)以上的调查儿童与复核儿童姓名或接种情况或卡痕检查不符,判断为调查不合格,该县应重新调查。
5.计算机录入数据进行双录入。
6.调查员的选派应采取回避制度。即地市级和县级调查人员,不得作为省级选派的调查员对所辖区域进行接种率调查。
7.抽样调查应严格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需要更改的应按“注意事项”的要求。
附表:1、儿童预防接种住户调查表
2、接种率调查村情况记录
3、村儿童接种情况一览表
4、县儿童接种情况汇总表
5、不合格接种原因统计表
6、未接种原因统计表
7、接种率调查复核表
2004年计划免疫审评
表1:
儿童预防接种入户调查表
请在横线或表格内填写或对选择项打“√”,右边的方括号由审核者填写,供计算机录入时用。
走访户数登记表(从上一名调查儿童结束后的第一户开始):
┏━━━━━━━━━━━━━━┯━━━━━━━━━━━━┯━━┯━━┓
┃ 情况分类 │ 走访户数(划“ 正“字)│小计│ ┃
┠──────────────┼────────────┼──┼──┨
┃ 家中无适龄儿童 │ │ │□□┃
┠──────────────┼────────────┼──┼──┨
┃家中有适龄儿童,但外出< 3月│ │ │□□┃
┠──────────────┼────────────┼──┼──┨
┃家中有适龄儿童,但外出≥ 3月│ │ │□□┃
┠──────────────┼────────────┼──┼──┨
┃家中无人,是否有适龄儿童不详│ │ │□□┃
┠──────────────┼────────────┼──┼──┨
┃ 合计 │ │ │ ┃
┗━━━━━━━━━━━━━━┷━━━━━━━━━━━━┷━━┷━━┛
一、编号
1. 县国标码 (6位) □□□□□□
2. 村编号 (2位) □□
3.出生年份 (4位) □□□□
4. 儿童编号 (2位) □□
二、基本情况
5. 调查地类型: 1 市区 2 县城 3 镇 4 乡 5 村 □
6. 被调查户住址: 省________地(市) 县_______乡_______村
7. 被调查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8.与被调查儿童的关系: □
1 母亲 2 父亲 3 祖父母/外祖父母 4 家庭其他成员(请注明)________ 5 其他人(请注明)________
三、儿童情况
9.姓名:______________
10.性别:
1 男 2 女 □
11.民族:
1 汉族 2 藏族 3 回族 4 蒙族 5 壮族 6 其他 □
12.在哪儿出生?
1 医院 2 家中 □
13.是否本地户口?
1 是 2 否 3无户口 □
14.如非本地户口,何时来到本地?_____年 月____日 □□/□□/□□□□
15.是否有儿童预防接种证? □
1 有 2 有,但不在现场 3 有,已丢失 4 无 5 说不清楚
16.是否有儿童预防接种卡片?(乡卫生院或村医提供) □
1 有 2 无
17.出生日期(公历)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
四、接种情况(未接种的在相应的接种月日年处全部填“0”。)
18.接种疫苗记录依据: 1 接种证 2 接种卡 3 两者都有 4 两者都无(跳到20题) □
19.接种记录:
┏━━━━┯━━━┯━━━━━━┯━━━━━━━━━━━┯━━━━━┓
┃ 种 类 │ 次 数│ 接种时间 │接种证、卡日期是否相符│未接种原因┃
┃ │ │月/ 日/ 年│ 1 相符 2 不相符 │ ┃
┠────┼───┼──────┼───────────┼─────┨
┃卡介苗 │ │ / /│ │ ┃
┠────┼───┼──────┼───────────┼─────┨
┃脊灰疫苗│第一次│ / /│ │ ┃
┠────┼───┼──────┼───────────┼─────┨
┃ │第二次│ / /│ │ ┃
┠────┼───┼──────┼───────────┼─────┨
┃ │第三次│ / /│ │ ┃
┠────┼───┼──────┼───────────┼─────┨
┃ │加 强│ / /│ │ ┃
┠────┼───┼──────┼───────────┼─────┨
┃ 百白破│第一次│ / /│ │ ┃
┃ 疫 苗│ │ │ │ ┃
┠────┼───┼──────┼───────────┼─────┨
┃ │第二次│ / /│ │ ┃
┠────┼───┼──────┼───────────┼─────┨
┃ │第三次│ / /│ │ ┃
┠────┼───┼──────┼───────────┼─────┨
┃ │加 强│ / /│ │ ┃
┠────┼───┼──────┼───────────┼─────┨
┃麻疹疫苗│第一次│ / /│ │ ┃
┠────┼───┼──────┼───────────┼─────┨
┃ │第二次│ / /│ │ ┃
┠────┼───┼──────┼───────────┼─────┨
┃乙肝疫苗│第一次│ / /│ │ ┃
┠────┼───┼──────┼───────────┼─────┨
┃ │第二次│ / /│ │ ┃
┠────┼───┼──────┼───────────┼─────┨
┃ │第三次│ / /│ │ ┃
┗━━━━┷━━━┷━━━━━━┷━━━━━━━━━━━┷━━━━━┛
未接种原因:1 不知道要接种 2 不知道接种地点、时间 3 怕接种副反应 4 有人说接种不好 5 接种地点太远 6 接种时间不合适 7 家中无人带孩子去接种 8 孩子患病未去接种 9 孩子患病医生不予接种 10 接种时无疫苗 11 带孩子去时无人接种 12 等待时间太长未接种 13 收费太贵,未种 14 孩子无户口,不让接种 15 孩子户口在外地,不让种 16 其它 17 说不清楚 20.是否有卡介苗疤痕? □
1 有 2 无 3 孩子不在家
五、预防接种相关情况
21.您是否知道你的孩子需要接受预防接种? □
1 是 2 否(跳到24题)
22.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单选) □
1 广播 2 电视 3 报纸 4 宣传画、标语 5 预防保健机构 6 亲戚、朋友、邻居 7 其他
23.您知道您的孩子出生时需要接种什么疫苗?
乙肝疫苗 1 是 2 否 3 不知道 □
卡介苗 1 是 2 否 3 不知道 □
其它疫苗 1 是 2 否 3 不知道 □
24.您的孩子平常去哪儿接种疫苗? □
1 预防接种门诊(乡级) 2 本村卫生室 3 到别的村的卫生室 4 医生到家接种
调查员调查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
复核员复核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
2004年计划免疫审评儿童预防接种入户调查表
填表说明
《儿童预防接种入户调查表》左侧为问卷问题,调查时,有选项的问题可直接在选择项上打“√”,需要填写数字的问题在相应的空格内填写正楷阿拉伯数字。
右侧方格为计算机录入时使用,调查现场请不要填写,调查后由复核员填写。
为便于说明问题,下面的分段和符号均与相应表中的分段和符号相同。
走访户数登记表:
以村为单位,按寻找调查户的顺序,记录走访过的每一户情况,以划“正”字的方式记录走访户数。走访1户作1次记录,直至找到适龄儿童为止。已经废弃的房屋或无人居住的待出租房屋不计入。寻找下一名儿童时,走访的调查户重新计数。并小计每种情况下走访的户数。
一、编号
1、县国标码:统一提供各接种率调查县的国标码。
2、村编号:为参加接种率调查的30个村的编号
3、被调查儿童出生年份:以4位数字表示。如2002年出生的儿童填写“2002”。
4、儿童编号:在某村级单位,对每一出生年份调查儿童按照1-10的顺序编号。非本地户口且居住未满3个月的适龄儿童从11开始进行编号。注意:每一出生年份的儿童应该单独编号。
被调查儿童编号(由调查员填写):以村为单位每一出生年份被调查儿童的顺序号。
二、基本情况
5、调查地类型:市区指地级以上城市,其它按所在地填写,兵团、独立厂矿按所在地对等级别填写。
6、被调查户住址:请尽量详细填写,省、县、乡、村(城市、区、街道、楼、户、号)等等。
7、被调查人姓名:如实填写。本项目主要用于调查的复核。
8、与被调查儿童的关系:“家庭其他成员”系指该儿童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外的其他亲戚,如姑、姨、叔、舅等。“其他人”指无亲属关系的儿童监护人等。在调查时如果遇到适龄儿童的父母虽在家,但是有特殊情况不能回答调查问题(如该儿童的父母均为聋、哑人,或是精神异常、有病或监护人为无法回答问题的老人等)可由知情的家里其他人或邻居提供儿童接种情况和其他有关情况,同时结合户口册和接种证,登记卡的情况填写调查表,并在调查表“其他人”中注明。
三、儿童情况
9、姓名:应按照接种证或户口册填写儿童的姓名。
12、在哪儿出生:医院是指乡卫生院及其以上医院。
13、本地户口:户籍在本县的儿童。
15、预防接种证:由家长提供。
16、预防接种卡片:从乡卫生院或乡(村)医生提供的接种登记册中查找。
17、出生年月日:以母亲主诉为主,出生年月日均以公(阳)历时间为准。若提供者说的是农历,请转换为公(阳)历再填写。在实际调查中,遇到父母之外的其他监护人所提供的适龄儿童出生年月日,可能略有偏差或不符合时,均以户口册登记的为准。审核员在填写此表时,要按照月日年的格式将出生日期填写在相应的格子内,所有涉及到日期的均以月日年的格式填入相应格子内。
四、接种情况
18、接种疫苗记录依据:
同一个儿童接种疫苗只能以一种接种凭证(接种证或接种卡)为准,不能一种疫苗接种以卡为准,另一种疫苗接种以证为准。
同时有接种证和接种卡的,以接种证为准。
接种证和接种卡均没有的,作为没有接种记。
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日期与出生日期相差在一天,就认为是及时接种。
19、接种记录:
接种时间:
所有的表中各项,将接种证/接种卡中的疫苗接种相应时间用正楷阿拉伯数字填入格内。“年”必须填写4位数,如“1997”,“2000”;“月”必须填写2位数,如3月填“03”,11月填“11”;“日”必须填写2位数,如5日填“05”,28日填“28”。按照月日年的格式。
若没有接种过,或不知道具体日期均在接种年月日栏中填入“00月00日0000年”。
注意:
1、脊灰糖丸,百白破疫苗如接种了三次以上(例如,一岁之内,在基础免疫之外,当地又普种了一次),可取合格的三次填写在常规接种一栏中。
2、按卫生部有关要求,全国强化免疫日接种和省内的应急接种不应登记在接种卡、证上,考虑到部分地方的实际情况,有可能把全国强化免疫日与省应急接种记录在卡而混为常规接种。本调查允许将普种视为常规接种,但同一次接种不可在常规接种,全国强化免疫日或应急接种中重复登记。
接种证、卡接种日期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