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投资收益率
调查期内,尽管国内产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规模效益,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投资收益率状况,但是由于国内水合肼产业连年亏损,导致了投资收益率相应始终为负数。2001年和2002年国内产业投资收益率绝对值分别比上年降低了13.27和0.55个百分点,2003年上半年国内产业投资收益率绝对值比2002年同期提高0.90个百分点。
9.就业人数
国内水合肼产业为了减少成本支出,改善不良的财务状况,采取了控制就业人数的措施,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相应减少了管理部门的岗位,因此,国内产业就业人数在调查期末与调查期初相比没有变化,并没有随产销量的快速增长而增加。2001年国内产业就业人数比2000年减少了7.35%,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1.59%,2003年上半年恢复到2000年的水平。
10.劳动生产率
由于国内产业产量快速增长而就业人数没有增加,所以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高,2001年比2000年提高了54.77%,2002年比2001年提高了45.33%,2003年1-6月比2002年同期提高44.86%。在调查期内,国内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3倍。
11.人均工资
调查期内,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职工年均工资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国内产业人均工资水平2001年比2000年增长5.93%,2002年比2001年增长11.37%,2003年1-6月比2002年同期增长6.21%。
12.期末库存
国内产业期末库存量2001年比2000年增加26.83%,2002年比2001年增加235.86%,2003年1-6月年比2002年同期增长1.69%。
13.投融资能力
国内产业中的两家企业均未在证券市场挂牌,无上市融资渠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产业长期亏损,银行没有向水合肼产业贷款的意向,使国内产业丧失独立融资能力,资金周转比较困难。
(五)被调查国家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及其对国内产业可能产生的进一步影响
根据可获得的证据,日本、韩国、美国和法国具有较大的水合肼生产能力,有进一步向中国市场大量出口水合肼产品的能力和倾向,并将对国内产业产生进一步的影响。目前,日本、韩国、美国和法国水合肼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合计约10万吨,没有关闭生产装置和压缩生产能力的计划。近年来,国外大量水合肼下游产品的生产已经或正在向具有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旺盛市场需求的中国转移,导致除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上水合肼需求减少。另一方面,中国强劲增长的水合肼消费需求,为全球水合肼生产商提供了市场空间。因此,日本、韩国、美国和法国水合肼生产企业为过剩的水合肼产品寻找市场,将会进一步向中国市场扩大出口。随着从日本、韩国、美国和法国进口水合肼的增加,国内产业在调查期内受到的不利影响及其不良的财务状况将不会得到改善,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六)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
上述证据事实表明,调查期内,国内产业虽然得益于快速增长的国内水合肼市场需求,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增加,市场份额、开工率等指标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日本、韩国、美国和法国向中国市场大量并逐年增加出口水合肼产品,不断压低中国国内水合肼市场价格,造成国内产业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不能同步增长,成本和费用却因销售量的快速增长而大幅度增加,国内产业陷入连年亏损的困境,投资得不到相应回报,资金周转困难,开工率处于较低水平,产业成长受到明显抑制。此外,日本、韩国、美国和法国具有较大的水合肼生产能力,有进一步向中国市场大量出口水合肼产品的能力和倾向,并将对国内产业产生进一步的影响。因此,调查机关认定,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法国的进口水合肼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
七、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被调查产品的大量低价进口是造成国内产业实质损害的原因
调查了解到,在调查期内,国内水合肼表观消费量快速增长,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国内产业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完善售后服务。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产业,在正常贸易条件下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应该有相对丰厚的利润回报,实现可观的资本收益率,资本也会积极投入,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受大量低价进口被调查产品的影响,国内水合肼产业长期亏损,投资得不到相应回报,融资发生严重困难,产业成长受到抑制。有证据表明,被调查产品的大量低价进口,造成了国内产业的实质损害,是国内产业陷入目前的这种困境的原因。
首先,在价格方面,日本、韩国、美国和法国不断降低出口到中国市场的水合肼产品价格,并拖动国内产业的水合肼价格持续下滑。2000年,被调查产品在中国市场售价为12115.13元/吨。2001年,被调查产品价格下调了7.70%,降至11182.08元/吨,开始低于国内产业的价格。国内产业水合肼产品价格也随之调整,2001年比2000年下调了0.83%。2002年,被调查产品价格又下调9.09%,降为10165.09元/吨,继续保持相对国内产业同类产品更低的价格水平。国内同类产品不得不作出相应幅度的降低,2002年比2001年降幅达到9.37%。2003年1-6月,进口被调查产品平均售价再次下调为10086.11元/吨,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又被拖动下调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