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条 资产处置的整体债权计算基数为从银行收购和接收的贷款本金及利息,包括表内利息、表外利息和孳生利息等债权。公司对办事处进行资产处置授权时,资产处置损失金额计算基数为从银行收购的贷款本金和表内应收利息等债权,不含表外利息和孳生利息。
第三十一条 涉及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的资产处置损失(按单个债务人计算,下同)的资产处置方案,必须经公司资产处置专门审核机构审核通过后,由公司总裁批准;涉及1000万元以下的资产处置损失的资产处置方案,必须经办事处资产处置专门审核机构审核通过后,由办事处总经理(主任)批准。
第三十二条 资产处置过程中,对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领导小组计划内的兼并、破产企业债权的处置,公司应严格按规定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核销。从全国企业兼并破产领导小组下发国务院批准意见之日起,核销的债权转作待处置资产损失处理。
第三十三条 公司应做好零回收资产的认定和损失确认工作,明确认定标准、依据和认定时限,尽快按资产处置程序和授权办理。
第三十四条 资产处置损失,无论金额大小、涉及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公司拥有自主决定权。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部分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办事处应按月将批准通过的资产处置方案,报专员办备案,备案材料包括资产处置项目、全部债权金额、处置方式、直接处置费用、回收非现金资产、回收现金、处置损失、资产受让(受托)方、受托评估机构、受托审计机构等内容。
公司要按规定,逐月向财政部报告资产处置进度。
第三十六条 公司应建立资产处置尽职调查和事后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办事处资产处置进行审计。
公司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和专员办设立资产处置公开举报电话,对举报内容如实记录,并进行核实和相关调查。
财政部和专员办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公司及办事处资产处置审批程序的合规性和处置结果进行抽查。专员办根据需要可以列席办事处资产处置审核会议。
第三十七条 对发生以下行为,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一经查实,按照处理人和处理事相结合的原则和国家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和损失大小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违反党纪、政纪的,移交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