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
尾矿、冶炼渣、煤矸石、粉煤灰、油页岩渣、磷矿渣、凝灰岩和赤泥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大量堆存,不但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和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用废弃物生产复合材料、尾矿微晶玻璃、轻质建材、地膜、水泥替代物、工程结构制品等技术及设备,资源化处理成套设备,矿山尾矿整体利用管理系统。
96、机动车排气净化装置和降噪技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产生的污染对城市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有关机动车排放的国家标准日趋严格。推广低能耗、低排放量及低噪音的洁净燃料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既是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迫切要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机动车排气净化器,机动车排气净化用高性能蜂窝载体、柴油车排放碳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油品添加剂检测技术和设备,低噪音处理技术和设备。
97、生态环境建设技术及装置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的开发、应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沙漠化防治技术,植被恢复、补植、补造和重建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抗风、抗寒、抗旱优良林草品种,林草综合加工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矿山生态恢复、污染土壤修复、污染水体修复及富营养化防治技术。
98、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我国陆地及海洋的环境监测基本上处于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阶段,采样仪器以手动、半自动为主,直读型、在线型、应急检测用仪器的市场大多为国外产品占据。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总氮、总磷、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以及样品采集、处理和数据的传输技术及设备;环境空气质量和地面水连接自动监测仪器以及系统;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便携式现场快速测定仪以及预警、警报仪器;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专用仪器及系统;空气中细微颗粒物、有机污染物等采样分析技术和仪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富集装置,二恶英分析技术及设备。
99、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
推行清洁生产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降低污染排放,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产业规模大、资源能耗高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钢铁、电力、建材、有色、化工、造纸、酿造、纺织、石油等行业新工艺和设备的清洁生产技术。
100、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
生活垃圾存在产生源多、性状复杂且不稳定、污染影响范围大的特点,仅靠单一的处理技术或设备难以达到有效治理污染及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垃圾分选技术和设备,大型垃圾焚烧处置设备及热能回收利用系统、设备;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技术和设备;垃圾填埋气(甲烷气)的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
七、航空航天
101、支线客机
目前我国支线航空运输已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各航空运输企业对安全、经济、舒适和先进的支线客机的需求量加大。发展先进支线飞机这一战略性产业,对于提高我国航空工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相关的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30-100座级新型涡扇支线客机,并对现有型号进行适应性改进、改型。
102、民用直升机和通用飞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诸多领域对直升机(包括无人驾驶直升机)、通用飞机(包括小型和超小型、中距和短距无人驾驶飞行器)提出了使用需求。目前我国直升机、通用飞机工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科研、生产体系。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适用于交通运输、紧急救援、电力工程、消防、公安执法、资源考察、城市规划、农林监测、地质勘探、海洋观测、环境监测及防灾减灾、目标搜索、反恐侦察和旅游等领域的民用直升机(包括无人驾驶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包括小型和超小型、中距和短距无人驾驶飞行器)。
103、运载火箭
航天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航天大国都将发展新型航天运载工具视为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为了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发射卫星等航天器的需要和提高对外发射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必须加快发展新型运载火箭,并对现有运载火箭进行适应性改造。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新一代高可靠性、低成本、无毒和无污染的运载火箭,并形成通用化的系列运载火箭型谱。
104、民用卫星
卫星技术的掌握、发展和应用程度,是一个国家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通信、广播、导航、对地观测和返回式卫星技术建立我国天基基础设施,是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第二代导航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技术,大容量的广播(含电视直播)、通信卫星公用平台,卫星遥感系统的综合应用平台等。
105、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正向规范化、产业化、与其它系统逐步融合的方向发展,并已开始进入市场的高速增长期。我国在GPS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已建立自主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并在筹建二代导航卫星系统和开展中欧伽利略计划的合作。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卫星导航接收机的芯片组和嵌入式软件,自导航终端设备系列,高精度定位测量系统,基于位置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及应用系统,车辆通信导航系统。
106、卫星遥感应用系统
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在气象预报、环境监测、防灾减灾、资源和海洋考察等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我国卫星遥感及其应用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将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集中式数据接收、定量化处理、模式化应用的公用共享平台,卫星遥感系统在气象服务、资源考察、城市规划、农林监测、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及防灾减灾等专业领域的应用。
八、农业
107、动植物新品种
动植物新品种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和技术载体,是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因素。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主要农作物、林草、畜禽、水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及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特有或稀有珍贵种质资源,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技术体系,分子育种技术平台,森林、草地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用草、花卉种苗,优质肉牛、肉羊、绒羊、家禽等新品种及其快速繁殖技术。
108、设施栽培技术
设施栽培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栽培技术和装备对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产业结构调整、人民健康和农产品出口均具有重要影响。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设施环境控制技术,工厂化专用品种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专用肥料、新型缓控释肥料及平衡施肥技术,以生态和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全程控制技术等。
109、农林节水技术及设备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发展性能先进、质量可靠和经济耐用的节水灌溉成套设备,对确保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适用于大田、温室大棚和园林生产的低成本、智能型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及设备,多功能、实用型中小型抗旱节水机具,高效环保节水生化制剂(保水剂、抗旱剂、植物蒸腾抑制剂、抗旱种衣剂等),新型环保覆盖材料(液体地膜、渗水地膜、可降解地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