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医药生产大国,原料药工业发达,但制剂生产相对落后。国际上制剂工业发展很快,一种原料药往往有多种剂型,特别是缓释、控释、靶向和透皮吸收、粘膜吸收等新型给药系统技术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发展的热点。新型给药系统技术的提高已成为促进我国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效、速效、长效、靶向给药的新型药物制剂,缓释、控释、透皮吸收制剂以及蛋白或多肽类药物的口服制剂;新型给药系统技术与装备;中药新剂型及其新型辅料。
37、计划生育药具
计划生育药具是满足人们计划生育需求、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物质基础。随着计划生育知情选择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需要更加安全、方便和个性化的避孕节育药具新品种和新剂型。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生育调节药具,米非司酮新剂型,第三代甾体激素避孕药的缓释、控释新材料和新剂型,避孕疫苗,用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的避孕套和避孕制剂。
38、中药制品
我国天然药物资源十分丰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制药手段,发展传统中医药,开发现代中药新药并实现产业化,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用于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糖尿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的中药新药,中药复方药及饮片。中药材优良品种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及繁育,濒危稀缺中药材的人工种源繁育,高效活性物质提取技术。
39、中药制药工艺及设备
我国中药工业整体水平不高,生产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应积极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及成套装备,促进传统中药产业的技术升级。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单元制药技术及配套设备,新型中药饮片生产工艺与装备,包括提取、分离、浓缩、纯化、干燥、灭菌、制剂成形、包装及物料传送等生产过程在内的组装式自动化生产线,中药制药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药制药过程质量监控技术。
40、生物医学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和制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是一个十分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利用目前我国已有的技术基础,加快医用生物材料和制品的开发与生产,对促进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骨(牙)及关节系统用的生物活性修复替换材料和体内植入物,组织工程血管及人工心瓣膜,人工心瓣膜等心血管系统替换材料和制品,软骨、骨、肌腱、皮肤、眼角膜等结构性组织,介入导管和器件,介入性治疗材料,医用硅橡胶制品,琥珀酰明胶血浆代用品,血液净化材料和体外循环装置等。
41、新型医用精密诊断及治疗仪器
新型医用精密诊断及治疗仪器是当今生命科学与信息、材料、精密机械等学科交叉并高度综合的产物,是将其它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将生命体与诊断、医疗、康复等装置视为一个系统,并充分考虑其相互作用的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技术领域。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重大疾病的急救、诊疗、康复装置,新型肿瘤治疗设备,新型多功能眼科、外科激光治疗设备,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诊疗设备,全数字化彩色B超设备,全身螺旋CT扫描设备,医疗磁共振成像系统,医学材料表面处理设备,生物微系统检测技术(如床侧生化检测技术和介入式微型检测技术)等。
42、医学信息技术及远程医疗
医学信息技术产业是卫生事业中新兴的领域,发展医学信息技术十分重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用于病人信息采集的集成传感器和集成电生理放大器,适用于社区诊所和家庭的具有联网通讯能力的便携式诊断及治疗仪器,病人信息数据库和专家知识库、专家系统,医学信息数据库,医院管理系统,数字中药系统,数字医学影像存储系统,远程医疗诊断、监护和教育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系统。
三、新材料
43、特种功能材料
特种功能材料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及其相互转化功能,并被用于非结构目的的新型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超导材料,功能陶瓷、功能薄膜、人工晶体和金刚石等信息材料,气敏、湿敏、磁性液体、巨应力及巨磁阻抗等传感材料,氢的制备及分离、储氢合金和储氢容器、太阳能电池、高性能二次锂电池和新型电容器等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液相分离膜材料,烯烃等聚合物及清洁生产所需催化材料。
44、环境友好材料
环境友好材料是在原料采集、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生循环利用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具有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的特点,而且从材料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寿命过程,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多功能材料,可循环回收材料,低毒少害材料(如废弃物再资源化制造新材料),环保型可降解塑料,建筑与海洋防护用环保涂料等。
45、稀土材料
稀土是信息、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等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我国稀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已形成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纯度稀土氧化物和稀土单质的分离、提取技术,高性能纳米晶软磁合金和稀土永磁合金粉体,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转换膜,超大磁致伸缩材料,高性能稀土镁合金材料,稀土硫化物涂料及颜料。
46、复合材料
由于异质复合材料的性能功能化、较低的成本及应用范围广泛,提高了传统材料的发展潜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铝-钢、钛-钢、铜-钢、铝-钛、铜-铝等双金属材料,金属基非金属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陶瓷基金属复合材料等。
47、工程塑料及新型催化剂
工程塑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电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对增强性能、减轻重量及降低能耗等具有重要意义。高性能化改善了通用塑料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通用塑料(PP、PE、ABS、PS、PVC等)的改性技术,氟塑料成形加工技术,聚烯烃催化剂、高效硝基苯加氢催化剂及原位聚合聚烯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交联聚乙烯材料和电器用合成树脂材料,万吨级酯交换法PC塑料、千吨级PA11塑料、万吨级通信和电力电缆用及油气输送用聚烯烃管材生产技术及设备。
48、高性能密封材料
密封件是保证机械装备高效、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件,其技术水平、质量及性能直接影响配套主机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我国密封材料及制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技术引进,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一般产品能满足各类主机的配套要求,但高压、高速、精密、耐高温低温和耐腐蚀的密封件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轿车及中高档轻型车动力传动、减振、制动系统用密封材料,大型成套设备高压、液压、气动系统用密封件,电力设备高温、高压机械用密封件,石油化学工业用高速透平压缩机的非接触气膜密封件,金属磁流体动密封件等。
49、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因其纳米效应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是目前新材料发展的热点之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和纳米晶金属材料,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纳米材料规模化应用。
50、膜材料及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