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A公司持有B公司51%的股权,C公司持有B公司49%的股权。经股东会批准,B公司决定在2001年和2002年分派现金股利,但一直未有派发。2003年A公司收购C公司持有B公司49%的股权,且C公司承诺将2001年和2002年尚未派发的现金股利无偿转让给A公司,B公司董事会据此修改了2001年和2002年分派现金股利决议,并经股东会批准。A公司能否根据B公司修改的2001年和2002年股利分派决议,追溯调整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东权益?
答:B公司在2001年和2002年分派现金股利的决议已经生效,新修改的分派协议只是确认已宣告发放股利的支付对象由C公司变更为A公司,而不影响C公司及A公司在B公司宣告发放股利时同为B公司股东的权利及关系,因此是一种债权的转移。同时,在股东身份合法以及股权转让交易合法的前提下,C公司将其对B公司应收股利“无偿”转让给A公司的行为应视为A公司和C公司之间进行的股权转让交易整体的一部分,是决定股权转让价格最终金额的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A公司从C公司受让的应收B公司股利,应确认为A公司的债权,同时调减A公司向C公司收购B公司49%股权的收购成本,即相应减少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而不应追溯调整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东权益。
四、如果对同一购货单位既有应收账款又有预收账款,企业能否按照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相抵后的余额在会计报表中列示?
答:如果企业对同一购货单位既有应收账款又有预收账款,在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通常不应当相互抵消。但是,在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如果企业与该购货单位达成一致的书面意见,同意按照债权债务净额结算,或同意同时兑现债权与债务,企业可以按照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相抵后的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五、将对外捐赠资产视同销售时,企业应按对外捐赠的资产账面价值计算应交的增值税、消费税等相关税费(不含所得税)。其中所指的“相关税费”是否包含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
答:经向有关政策部门了解,包含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
六、与“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有关的三个问题:
1.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是否都应确认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如果企业将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确认为“其他应付款”,为降低资产负债率,经股东会同意,能否将“其他应付款”转作“资本公积——资本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