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演出管理
第二十一条 演出公司申办营业性组台演出,应当向发放其《演出证》的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文件:
(一)演出申请书;
(二)与演出相关的各类演出合同文本;
(三)演出节目内容材料;
(四)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的《演出证》。
第二十二条 演出公司申办营业性涉外演出,应当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审批,但申办外国表演团体或者个人来华歌舞娱乐场所进行6个月以内的定点营业性演出,报演出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批。
申办营业性涉港澳台演出,应当报演出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批。
申办上述营业性演出活动,应当提供下列文件:
(一)演出申请书;
(二)与演出相关的各类演出合同文本(中外文);
(三)演出节目内容材料和节目录像带(光盘);
(四)外国或者港澳台文艺表演团体及演职人员名单、护照等身份证明文件、艺术水平和资信情况证明。
第二十三条 演出公司承办营业性演出活动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办理演出申报手续;
(二)安排演出节目内容及演出广告宣传等事宜;
(三)确定演出票价并负责演出活动的收支结算;
(四)签订与演出活动相关的合同并支付费用;
(五)依法缴纳或者代扣代缴有关税费;
(六)自觉接受演出地文化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七)其他需要承担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 演出公司承办营业性涉外或者涉港澳台演出,应当负责统一办理外国或者港澳台文艺表演团体和个人的出入境手续,巡回演出的还要负责其全程联络和节目安排。
第二十五条 举办营业性演出,应当根据舞台设计要求,优先选用境内演出器材。
第二十六条 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进行营业性演出的,应当持《演出证》和演出节目资料报演出地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核准;非国家核拨经费的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还应当同时向核准机关提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第二十七条 邀请个体演员参加营业性演出应当签订演出合同。邀请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的在职演员或者专业艺术院校师生参加营业性演出,应当与其所在单位签订演出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