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强卫生行业立法,完善卫生行业执业准入制度
目前我国卫生行业除了医师、护士岗位有执业资格制度外,对其他岗位还缺乏相应的岗位资格认证制度,不利于建立一支规范的、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和卫生保健的服务质量。此外,大量的社会上从事与卫生、健康、保健和康复等有关的从业人员更无相应的岗位准入制度。因此,需要加强卫生行业立法,严格卫生行业执业准入制度,并以此来引导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规范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同时应制定并完善对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和待遇等相关政策,以利于这支队伍的稳定和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附件: 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本科及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指南
(二00三年十一月)
一、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指南
(一)本科专业
1、护理学
2、药学
3、中药
4、临床药学
5、医学影像技术
6、医学检验技术
7、眼视光学
8、康复治疗
9、医学营养
10、呼吸治疗
护理学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预防保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2、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护理急性、慢性和急症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及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4、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5、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临床综合实习、社区实习、论文撰写等,一般安排不少于48周。
修业年限:不少于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药学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药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
3、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中药学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中药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4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临床药学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临床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医学专业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从事临床药学教育、药品流通和药物开发研究工作的高级临床药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临床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受到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基本培训,具有临床药物治疗、合理用药及药物评价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物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与药物效应间关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疾病发生机理、诊断方法与临床处置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药物体内动态规律研究、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临床药物治疗方案与合理用药评价研究等基本技能;
4.具有处方药临床合理使用方案制订和非处方药正确使用咨询与指导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从事临床药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能力;
6.熟悉生命伦理及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
7.具有良好的临床沟通交流技巧。
主干学科:化学、药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免疫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动力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事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实习一年。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高级医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超声学、DSA、核医学影像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学、核医学影像学);
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4、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构造,具有排除故障与维护保养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病理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物理及影像物理、电子技术、电子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临床医学概论、医学影像设备结构及维修、医学影像设备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学科见习实习16周,影像专业实习3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卫生防疫等部门从事检验及医学实验室工作的高级医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的系统训练,具有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医用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原诊断学、血细胞形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3、掌握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具有设备的维修保养能力;
4、具有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医学检验技术。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病理学、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技术、临床生化检验技术、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医学概论、实验室管理、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学科见习实习16周,检验专业实习3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眼视光学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眼视光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具有眼部和视力基础保健、验光配镜、隐形眼镜验配和视功能康复技能,能在眼科、眼镜或其它眼视产品企业从事验光配镜、眼视光特殊检查和视功能康复工作的高级医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眼视光学基本理论、眼部和视力保健的知识。
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视觉科学和视光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视器的解剖、视光学应用光学、生理光学、视觉光学和眼镜光学的知识;
3、具有屈光检查(验光)、配镜和隐形眼镜验配的技能;
4、具有眼部检查、常见眼病诊断和视觉保健的能力;
5、具有双眼视异常、斜视、弱视的检查处理的能力;
6、具有低视力评估和康复的能力;
7、具有从事眼科各种特殊检查的能力,包括眼电生理、眼底荧光造影、眼部超声检查等。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眼视光学。
主要课程:眼视光学、应用光学、眼视光学基础、验光学、眼镜光学、低视力学、隐形眼镜学、眼科学、眼视光特殊检查诊断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到眼科、视光学中心或/和大型眼镜企业见习和毕业实习,时间不少于36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康复治疗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康复治疗知识和技术,能在各类康复医疗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高级医学技术人才(康复治疗师)。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康复医学技能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及专业基础、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康复治疗常用的功能评定技术;
4、掌握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推拿按摩及手法治疗、针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对伤病员及残疾人进行康复治疗;
5、掌握运动疗法,能运用医疗体操、医疗运动、功能性运动训练、牵引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
6、掌握物理因子疗法,能运用电疗、热疗、冷疗、光疗、水疗、磁疗等物理因子疗法进行康复治疗;
7、掌握作业疗法,掌握日常生活活动康复训练法、工艺疗法、文娱疗法、音乐疗法、合理生活方式指导法、手夹板疗法等,并运用于康复治疗;
8、掌握一定的心理治疗和言语治疗的知识和方法,能对患者进行简易的言语治疗和心理治疗;
9、掌握一定的社区康复知识和方法及康复宣传教育能力,能组织开展社区康复活动;
10、对康复治疗的组织实施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配合康复医师、康复护士等协调地进行康复治疗工作。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康复治疗学。
主要课程:医用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病理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神经科、骨科、内科、儿科)、康复医学概论、中医康复治疗学、运动治疗学、作业治疗学、物理因子治疗学、言语治疗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医康复治疗实习、运动治疗实习、物理因子治疗实习、作业治疗实习、毕业实习,时间不少于36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医学营养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医学和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医院临床营养治疗和指导食品配制的高级医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从事临床营养治疗工作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人体营养需要及营养水平鉴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临床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病人膳食指导;
3、掌握食品营养价值的分析原理及技术;
4、掌握食品污染的检测和防治原则,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营养管理的主要技术规范。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食品微生物学、营养学基础、临床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及营养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临床见习实习24周,营养专业实习24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呼吸治疗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呼吸治疗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从事机械通气、危重症监护的高级医学技术人才(呼吸治疗师)。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呼吸治疗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对患者心肺功能状态的评估方法,能独立完成或协助完成诊断性检查;
3.掌握对心肺疾病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制订呼吸治疗计划,执行呼吸治疗措施;
4.实施心肺复苏及生命支持措施;
5.实施肺康复、健康教育,促进心肺疾病的防治。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呼吸治疗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心肺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呼吸治疗物理学、呼吸治疗设备学、呼吸治疗药理学、呼吸治疗学、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儿童呼吸治疗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到医院加强监护病房(ICU)、呼吸科、急诊科、肺功能检查室、血气分析室见习和毕业实习,时间48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二)专科专业
(一)护理
1.护理
2.助产
(二)药学
3.药学
4.中药
(三)医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