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形式可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为解决工学矛盾,降低培训费用,特别是为基层、农村及边远地区卫生技术人员增加学习机会,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提高培训效率。我部将组织制作或推荐有关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辅导讲座,音像教材和远程教育课件,通过双卫网、好医生网站等途径播放,同时制成光盘,向各地发放。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加快建设和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着眼于提高全体专业卫生人员的素质,做好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有效机制
我国已逐步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和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等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和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管理,使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与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各项培训制度紧密结合。
1、将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将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作为2004年各专业共同学习的内容,保证必要的培训时间,并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和技能年度考核内容。以后,要将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作为各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年必修的共同科目,纳入培训和考核计划。
2、增加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中,适当采取倾斜政策,增加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项目。在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上,2004年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获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得低于年度规定学分的30%。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一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
3、加强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在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或规范化培训)工作中,要结合岗位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增加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凡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颁发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或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在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工作中,各地要加强组织管理,结合《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有计划安排乡村医生参加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
四、强化督导,保证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