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九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06年3月30日 实施日期:2006年3月30日)宣布失效财政部关于印发《2003年度会计报表[金融类]》的通知
(财金[2003]135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民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金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煤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技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光大证券有限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为做好金融企业2003年度会计决算工作,及时掌握全国金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等基本情况,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服务,我们在2002年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年度会计报表的基础上,结合新颁布的《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修改制定了《2003年度会计报表[金融类]》,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按时上报。现将编制工作中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本套报表为企业向财政部门报送的年终会计决算报告格式,适用于境内所有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含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以及集体所有制等金融企业填报。
二、本套报表填报基本单位为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实行一级法人体制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按全行所辖汇总数据填报本套报表,并以省级(或二级)分行(分公司)为单位分户录入“省级(或二级)分行(分公司)主要指标表”及其封面信息。
三、各类国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集体所有制金融企业2003年度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要在全面做好资金清理、财产盘点、核对账务及正确结转损益等年终决算基础上,按照2003年度会计报表格式和编报说明等具体要求,以2003年12月31日会计决算结果及相关资料为基本填报依据,保证数据真实、完整和合法,并按规定认真组织做好录入、审核、汇总等工作。
四、各类国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集体所有制金融企业均使用本套报表格式,但实行分别组织的方式,即:分别布置落实、分别编制报表、分别录入微机、分别数据审核、分别汇总上报。
五、有境外分支机构、分行(分公司)的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境内部分填报《2003年度会计报表[金融类]》(附件1);其境外分支机构、分行(分公司)填报《2003年度会计报表[境外金融类]》(附件3),并由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2003年度会计报表[金融类]》格式编制境内、外合并报表。
六、企业集团类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汇总本套报表时,应以合并会计报表数据编制本套报表,同时附报所属企业分户数据。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依据《
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财会字[1995]11号)文件规定要求。
七、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附属非金融业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单位)或经济实体,应分别编制、汇总和上报企业类、建设单位决算类等报表。
八、金融类报表录入的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境外金融类报表录入的金额单位为“美元”,记账外币折美元时以2003年12月31日当地银行公布的本位币对美元折算汇率计算,美元折人民币时以2003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计算。
九、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应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认真组织做好《2003年度会计报表[金融类]》的上报工作。财务关系隶属财政部的各国有银行和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应于2004年4月20日前将汇总报表、数据软盘上报财政部金融司。各地区于2004年4月20日前应将所辖金融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数据软盘在审核、整理无误的基础上上报财政部金融司。上报的内容具体包括:
(一)本部门、本地区汇总(或合并)的金融类会计报表(以“万元”为金额单位)、金融企业主要指标变动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一份,全部数据软盘或光盘(含汇总和分户数据)一份。有境外分支机构、分行(分公司)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还需报境内金融类会计报表(以“万元”为金额单位)及数据软盘一份,境外金融类会计报表(以“千美元”为金额单位)及数据软盘一份。
(二)财务关系隶属财政部的各国有银行和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地方各级金融企业应按照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的《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财统字[2000]2号)的要求,做好本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各项工作,并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计算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表》和国有资本增减变动客观因素的专项说明及相关凭证材料,随同年度会计报表上报同级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和确认。
(三)本套报表为企业向财政部门报送的年终会计决算报告格式。凡规定需要由中介机构审计的企业,上报本套报表时应附报中介机构审计报告。
十、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度会计报表仍继续按其原决算报表格式填报,报表数据资料及软盘于2004年4月20日前报财政部金融司一份。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金币总公司应按统一规定要求,填报录入2003年度会计报表[企业类],报表数据及软盘随同附报。
十一、各国有银行在上报全行所辖的汇总报表和数据软盘的同时,还须附报以下资料:
(一)人民币业务核算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以及各种外币记账业务折美元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二)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编制的全行所辖各种货币汇总业务状况表。
十二、《2003年度会计报表[金融类]》的数据处理软件另行下发。
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各地区在报表的编制和上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与财政部金融司联系。
附件:1、2003年度会计报表[金融类]
2、2003年度会计报表[金融类]编制说明
3、2003年度会计报表[境外金融类]
4、2003年度会计报表[境外金融类]编制说明
二00三年十二月三日
附件1: 2003年度会计报表[金融类]
企业名称:(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长途区号) (电话号) (分机号)
编制日期:2004年 月 日
负责审计事务所:
签字会计师:
┏━━━━━━━━━━━━━━━━━━━━━━━━━━━━━━━━━━━━━━━━━━━┓
┃企业统一代码 ┃
┃(各级技术监督局核发) 本企业代码 ┃
┃上一级企业代码 ┃
┃集团型企业(公司)总部代码 ┃
┠───────────────────────────────────────────┨
┃隶属关系 ┃
┃(国家标准:行政隶属关系代码部门标识代码) ┃
┠───────────────────────────────────────────┨
┃所在地区 ┃
┃(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 ┃
┠───────────────────────────────────────────┨
┃组织形式 ┃
┃1.国有独资 2.股份制 3.集体 4.中外合资 5.其他 ┃
┠───────────────────────────────────────────┨
┃经营类型 ┃
┃11.国家政策银行 12.商业银行 ┃
┃21.信托投资公司 22.证券公司 23.证券中介机构 ┃
┃24.财务公司 25.租赁公司 ┃
┃31.城市信用社 32.城市信用社联社 33.农村信用社 34.农村信用社联 ┃
┃40.其他 ┃
┠───────────────────────────────────────────┨
┃新报因素 ┃
┃0.连续上报 1.新成立 2.分立 ┃
┃3.上年未报 4.报表类型改变 5.其他 ┃
┠───────────────────────────────────────────┨
┃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类型 ┃
┃0.未经审计 1.审计未完 2.无保留意见 ┃
┃3.保留意见 4.否定意见 5.拒绝表示意见 ┃
┠───────────────────────────────────────────┨
┃成立年份 ┃
┠───────────────────────────────────────────┨
┃报表类型 ┃
┃0.单户表 1.集团差额表 2.企业并金融表 3.境外并金融 ┃
┃4.保险并金融表 5.分行(分公司)表 9.集团合并表 ┃
┠───────────────────────────────────────────┨
┃备用码 ┃
┗━━━━━━━━━━━━━━━━━━━━━━━━━━━━━━━━━━━━━━━━━━━┛
资产负债表
会年金01表
编制单位: 2003年12月31日 单位:元
┏━━━━━━━━━━━━┯━━┯━━┯━━┯━━━━━━━━━━┯━━┯━━┯━━┓
┃ 项 目 │行次│年初│年末│ 项 目 │行次│年初│年末┃
┃ │ │数 │数 │ │ │数 │数 ┃
┠────────────┼──┼──┼──┼──────────┼──┼──┼──┨
┃一、流动资产 │1 │ │ │一、流动负债 │74 │ │ ┃
┠────────────┼──┼──┼──┼──────────┼──┼──┼──┨
┃现金及银行存款 │2 │ │ │短期存款 │75 │ │ ┃
┠────────────┼──┼──┼──┼──────────┼──┼──┼──┨
┃贵金属 │3 │ │ │短期储蓄存款 │76 │ │ ┃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4 │ │ │短期信托存款 │77 │ │ ┃
┠────────────┼──┼──┼──┼──────────┼──┼──┼──┨
┃存放联行款项 │5 │ │ │委托存款 │78 │ │ ┃
┠────────────┼──┼──┼──┼──────────┼──┼──┼──┨
┃存放同业款项 │6 │ │ │财政性存款 │79 │ │ ┃
┠────────────┼──┼──┼──┼──────────┼──┼──┼──┨
┃缴存准备金 │7 │ │ │向中央银行借款 │80 │ │ ┃
┠────────────┼──┼──┼──┼──────────┼──┼──┼──┨
┃拆出资金 │8 │ │ │联行存放款项 │81 │ │ ┃
┠────────────┼──┼──┼──┼──────────┼──┼──┼──┨
┃其中:拆放金融性公司 │9 │ │ │同业存放款项 │82 │ │ ┃
┠────────────┼──┼──┼──┼──────────┼──┼──┼──┨
┃贴现 │10 │ │ │拆入资金 │83 │ │ ┃
┠────────────┼──┼──┼──┼──────────┼──┼──┼──┨
┃短期贷款 │11 │ │ │其中:金融性公司拆入│84 │ │ ┃
┠────────────┼──┼──┼──┼──────────┼──┼──┼──┨
┃其中:抵押、质押贷款 │12 │ │ │应付账款 │85 │ │ ┃
┠────────────┼──┼──┼──┼──────────┼──┼──┼──┨
┃应收进出口押汇 │13 │ │ │其他应付款 │86 │ │ ┃
┠────────────┼──┼──┼──┼──────────┼──┼──┼──┨
┃应收账款 │14 │ │ │卖出回购证券款 │87 │ │ ┃
┠────────────┼──┼──┼──┼──────────┼──┼──┼──┨
┃其中:应收利息 │15 │ │ │存入短期保证金 │88 │ │ ┃
┠────────────┼──┼──┼──┼──────────┼──┼──┼──┨
┃减:坏账准备 │16 │ │ │应解汇款 │89 │ │ ┃
┠────────────┼──┼──┼──┼──────────┼──┼──┼──┨
┃其他应收款 │17 │ │ │汇出汇款 │90 │ │ ┃
┠────────────┼──┼──┼──┼──────────┼──┼──┼──┨
┃短期投资 │18 │ │ │应付利息 │91 │ │ ┃
┠────────────┼──┼──┼──┼──────────┼──┼──┼──┨
┃其中:国库券 │19 │ │ │应付工资 │92 │ │ ┃
┠────────────┼──┼──┼──┼──────────┼──┼──┼──┨
┃减: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 │ │ │应付福利费 │93 │ │ ┃
┠────────────┼──┼──┼──┼──────────┼──┼──┼──┨
┃信托贷款 │21 │ │ │应交税金 │94 │ │ ┃
┠────────────┼──┼──┼──┼──────────┼──┼──┼──┨
┃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 │22 │ │ │应付利润 │95 │ │ ┃
┠────────────┼──┼──┼──┼──────────┼──┼──┼──┨
┃清算备付金 │23 │ │ │预提费用 │96 │ │ ┃
┠────────────┼──┼──┼──┼──────────┼──┼──┼──┨
┃交易保证金 │24 │ │ │发行短期债券 │97 │ │ ┃
┠────────────┼──┼──┼──┼──────────┼──┼──┼──┨
┃自营证券 │25 │ │ │质押借款 │98 │ │ ┃
┠────────────┼──┼──┼──┼──────────┼──┼──┼──┨
┃减:自营证券跌价准备 │26 │ │ │代买卖证券款 │99 │ │ ┃
┠────────────┼──┼──┼──┼──────────┼──┼──┼──┨
┃应收股利 │27 │ │ │代发行证券款 │100 │ │ ┃
┠────────────┼──┼──┼──┼──────────┼──┼──┼──┨
┃代发行证券 │28 │ │ │代兑付债券款 │101 │ │ ┃
┠────────────┼──┼──┼──┼──────────┼──┼──┼──┨
┃代兑付债券 │29 │ │ │受托资金 │102 │ │ ┃
┠────────────┼──┼──┼──┼──────────┼──┼──┼──┨
┃受托资产 │30 │ │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103 │ │ ┃
┠────────────┼──┼──┼──┼──────────┼──┼──┼──┨
┃待转发行费用 │31 │ │ │其他流动负债 │104 │ │ ┃
┠────────────┼──┼──┼──┼──────────┼──┼──┼──┨
┃待摊费用 │32 │ │ │二、长期负债 │105 │ │ ┃
┠────────────┼──┼──┼──┼──────────┼──┼──┼──┨
┃买入返售证券 │33 │ │ │长期存款 │106 │ │ ┃
┠────────────┼──┼──┼──┼──────────┼──┼──┼──┨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34 │ │ │长期信托存款 │107 │ │ ┃
┠────────────┼──┼──┼──┼──────────┼──┼──┼──┨
┃其中:国库券 │35 │ │ │长期储蓄存款 │108 │ │ ┃
┠────────────┼──┼──┼──┼──────────┼──┼──┼──┨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36 │ │ │应付转租赁租金 │109 │ │ ┃
┠────────────┼──┼──┼──┼──────────┼──┼──┼──┨
┃其他流动资产 │37 │ │ │存入长期保证金 │110 │ │ ┃
┠────────────┼──┼──┼──┼──────────┼──┼──┼──┨
┃ 二、长期资产 │ 38 │ │ │ 发行长期债券 │111 │ │ ┃
┠────────────┼──┼──┼──┼──────────┼──┼──┼──┨
┃ 中长期贷款 │ 39 │ │ │ 长期借款 │112 │ │ ┃
┠────────────┼──┼──┼──┼──────────┼──┼──┼──┨
┃ 其中:抵押、质押贷款 │ 40 │ │ │ 应付债券 │113 │ │ ┃
┠────────────┼──┼──┼──┼──────────┼──┼──┼──┨
┃ 逾期贷款 │ 41 │ │ │ 长期应付款 │114 │ │ ┃
┠────────────┼──┼──┼──┼──────────┼──┼──┼──┨
┃ 减:呆账准备 │ 42 │ │ │ 其他长期负债 │115 │ │ ┃
┠────────────┼──┼──┼──┼──────────┼──┼──┼──┨
┃ 减:贷款损失准备 │ 43 │ │ │ 三、少数股东权益 │116 │ │ ┃
┠────────────┼──┼──┼──┼──────────┼──┼──┼──┨
┃ 中长期信托贷款 │ 44 │ │ │ 四、所有者权益 │117 │ │ ┃
┠────────────┼──┼──┼──┼──────────┼──┼──┼──┨
┃ 应收租赁款 │ 45 │ │ │ 实收资本(股本) │118 │ │ ┃
┠────────────┼──┼──┼──┼──────────┼──┼──┼──┨
┃ 减:未实现租赁收益 │ 46 │ │ │ 国家资本 │119 │ │ ┃
┠────────────┼──┼──┼──┼──────────┼──┼──┼──┨
┃ 应收转租赁款 │ 47 │ │ │ 集体资本 │120 │ │ ┃
┠────────────┼──┼──┼──┼──────────┼──┼──┼──┨
┃ 租赁资产 │ 48 │ │ │ 法人资本 │121 │ │ ┃
┠────────────┼──┼──┼──┼──────────┼──┼──┼──┨
┃ 减:待转租赁资产 │ 49 │ │ │其中:国有法人资本 │122 │ │ ┃
┠────────────┼──┼──┼──┼──────────┼──┼──┼──┨
┃ 经营租赁资产 │ 50 │ │ │ 个人资本 │123 │ │ ┃
┠────────────┼──┼──┼──┼──────────┼──┼──┼──┨
┃ 减:经营租赁资产折旧 │ 51 │ │ │ 外商资本 │124 │ │ ┃
┠────────────┼──┼──┼──┼──────────┼──┼──┼──┨
┃ 长期投资 │ 52 │ │ │ 资本公积 │125 │ │ ┃
┠────────────┼──┼──┼──┼──────────┼──┼──┼──┨
┃ 其中:长期投权投资 │ 53 │ │ │ 盈余公积 │126 │ │ ┃
┠────────────┼──┼──┼──┼──────────┼──┼──┼──┨
┃ 长期债权投资 │ 54 │ │ │ 其中:公益金 │127 │ │ ┃
┠────────────┼──┼──┼──┼──────────┼──┼──┼──┨
┃ 合并价差 │ 55 │ │ │ 一般准备 │128 │ │ ┃
┠────────────┼──┼──┼──┼──────────┼──┼──┼──┨
┃ 减: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 56 │ │ │ 一般风险准备 │129 │ │ ┃
┠────────────┼──┼──┼──┼──────────┼──┼──┼──┨
┃ 固定资产原价 │ 57 │ │ │ 信托赔偿准备 │130 │ │ ┃
┠────────────┼──┼──┼──┼──────────┼──┼──┼──┨
┃ 减:累计折旧 │ 58 │ │ │ 未确认的投资损失 │131 │ │ ┃
┠────────────┼──┼──┼──┼──────────┼──┼──┼──┨
┃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59 │ │ │ 未分配利润 │132 │ │ ┃
┠────────────┼──┼──┼──┼──────────┼──┼──┼──┨
┃ 固定资产清理 │ 60 │ │ │ 外币折算差额 │133 │ │ ┃
┠────────────┼──┼──┼──┼──────────┼──┼──┼──┨
┃ 在建工程 │ 61 │ │ │ │134 │ │ ┃
┠────────────┼──┼──┼──┼──────────┼──┼──┼──┨
┃ 减: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 62 │ │ │ │135 │ │ ┃
┠────────────┼──┼──┼──┼──────────┼──┼──┼──┨
┃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 63 │ │ │ │136 │ │ ┃
┠────────────┼──┼──┼──┼──────────┼──┼──┼──┨
┃ 交易席位费 │ 64 │ │ │ │137 │ │ ┃
┠────────────┼──┼──┼──┼──────────┼──┼──┼──┨
┃ 长期待摊费用 │ 65 │ │ │ │138 │ │ ┃
┠────────────┼──┼──┼──┼──────────┼──┼──┼──┨
┃ 其他长期资产 │ 66 │ │ │ │139 │ │ ┃
┠────────────┼──┼──┼──┼──────────┼──┼──┼──┨
┃ 三、无形资产 │ 67 │ │ │ │140 │ │ ┃
┠────────────┼──┼──┼──┼──────────┼──┼──┼──┨
┃ 其中:土地使用权 │ 68 │ │ │ │141 │ │ ┃
┠────────────┼──┼──┼──┼──────────┼──┼──┼──┨
┃ 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69 │ │ │ │142 │ │ ┃
┠────────────┼──┼──┼──┼──────────┼──┼──┼──┨
┃ 四、其他资产 │ 70 │ │ │ │143 │ │ ┃
┠────────────┼──┼──┼──┼──────────┼──┼──┼──┨
┃ 其中:抵债资产 │ 71 │ │ │ │144 │ │ ┃
┠────────────┼──┼──┼──┼──────────┼──┼──┼──┨
┃ 减: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 72 │ │ │ │145 │ │ ┃
┠────────────┼──┼──┼──┼──────────┼──┼──┼──┨
┃ 资产总计 │ 73 │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 │146 │ │ ┃
┃ │ │ │ │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