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防护指南(试行)的通知

  一次性外科口罩、隔离衣只限于污染区内穿着,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2、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应当按程序脱卸防护物品,避免洁污交叉,增加污染的机会。
  医务人员从污染区进入半污染区前,必须先清洁、消毒双手,依次摘掉防护眼镜、外层口罩、一次性工作帽,脱掉隔离衣、鞋套、手套等物品,分置于专用污物容器中。再次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
  进入清洁区前,应当清洁、消毒双手后脱掉防护服或者工作服,摘掉防护口罩、工作帽后再清洗和消毒双手。
  脱卸防护物品时,应当用手触及物品的清洁面。
  防护物品穿戴和脱卸的流程示意见附录。
  (二)医务人员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用防护服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使用的防护口罩应当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一次性拱形医用防护口罩或者符合N95、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防护口罩可连续使用6-8小时。
  三、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接触患者或者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如面罩、吸氧管道等)必须戴上手套,处置结束后,应立即更换手套并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
  手的清洁和消毒应采用正确的方法。手的清洁方法是: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然后用流动水洗净。手的消毒可以用快速手消毒剂、75%乙醇或者0.3%--0.5%碘伏消毒液揉搓1-3分钟消毒。
  四、处理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和隔离病区的医疗废物时,必须穿戴防护衣(或隔离衣)、橡胶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鞋套等防护用品。
  五、为防止发生针刺伤,造成医务人员的感染,医疗机构应当在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和隔离病区的治疗室配置医用针头毁型装置处理使用后的针头或者使用自毁式注射器。
  六、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关心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及呼吸系统症状。
  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卫发电[2003]43号)附件)有关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及隔离病区的防护要求中,与本指南不一致的按照本指南执行。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