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思路与原则
(一)发展思路
以战略布局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强化官产学研用相结合,围绕膜法和热法两大海水淡化主流工艺,同时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发,加快示范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按照“双法并举抓时机、工程带动攻成套; 突破技术求应用、培育产业上台阶”的总体思路,全面提升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1、双法并举抓时机,工程带动攻成套。
围绕当前和未来5~10年我国海水淡化市场需求,兼顾同期国外相关市场需求,选择反渗透、低温多效蒸馏等主流工艺,系统部署关键材料、核心技术、重大装备等攻关重点, 统筹考虑人才、基地和标准战略,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和科学性。
在我国不同海域的沿海城市和岛屿,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蒸馏法和膜法两种海水淡化技术,并以示范工程为切入点推动国产化技术和设备的工程化应用,进而带动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业发展。
2、突破技术求应用,培育产业上台阶。
通过组建海水淡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集中国内海水淡化相关的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优势力量,强化官产学研用结合,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优化海水淡化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搭建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海水淡化核心 技术和关键设备的重点突破和产业化,加快海水淡化这一战 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战略布局与需求引导相结合
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定位和水资源禀赋特点,加强海水淡化工程的区域布局和发展战略研究,发挥我国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强化国家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瞄准国内和国外市场需求,选择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加大科技研发
和示范应用力度,努力提升装备制造水平。
2.坚持自主创新与规模效益并重
瞄准海水淡化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深入分析国际主流技术和装备的再创新突破点,利用后发优势努力获取主流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外同类技术的知识产权壁垒;强化技术集成和规模效益,以规模带动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做强做大海水淡化技术和产业。
3.坚持重点培育与配套发展相结合
打破行业界限和学科界限,充分利用海水淡化相关行业和学科的优势力量,努力实现若干核心技术的优先突破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制造,尽快形成我国在海水淡化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注重配套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强化官产学研用力量的强强联合,强化配套生产和技术服务能力,推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