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校卫生工作有了明显进步
10省(自治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学校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特别是经历了2003年上半年的“非典”后,普遍加强了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各项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措施正在得到落实。
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得到加强。河南省从去年开始启动了全省农村初中食堂改造工程,省教育厅每年投入1000万元,各市、县安排配套资金,计划用三年时间提高全省中小学食堂建设和管理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该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各地用于农村初中食堂改造的资金达32813.4万元,其中政府投入5175.1万元,教育部门投入11623.3万元,社会投入16015万元。新建和改造食堂面积78.8万平方米。通过此工程的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四川省结合防控“非典”工作经验和甲肝等传染病流行的教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与整治工作,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建章立制,使学校卫生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江苏省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综合评估,对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和重大疫病流行事件的学校采取一票否决制;云南省于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举办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培训班,对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食品卫生主管领导、管理人员、食堂责任人或承包人进行培训;湖南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会议,省教育厅、卫生厅联合制定《湖南省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食品和饮水卫生安全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10省(自治区)被抽查的学校,均有专人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工作,食堂均按要求领取了卫生许可证,炊管人员基本能做到定期体检,多数食堂环境卫生较为整洁,基本能做到布局合理。部分学校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也得到了明显加强,如吉林、辽宁、安徽、山东等省建立了学生健康检查制度,部分被抽查的学校能做到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学生健康档案(卡片)较为完整、规范,基本做到了体检结果有统计、有分析。安徽省还专门制订了学生常规体检统一收费标准,为各地坚持开展学生常规体检提供了政策依据。吉林、辽宁、山东、江苏、云南等省健康教育形式多样(专题教育、班队活动、板报等),成绩显著。江苏省连续三年举办全省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活动,今年又举办了学校健康教育节,通过学校健康教育高层论坛、健康教育征文、健康教育成果展和评选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等多种形式,推动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各地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在本次督导检查的卫生知识问卷调查中,吉林、辽宁省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平均达到87%,云南省受检查学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平均80分。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