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印发《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的通知

  4.探索多元化的办学形式。为了有效开展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各地通过校校联合,校店联合、校企联合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解决了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场地、设备等问题,充分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整合了社会资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拓宽就业渠道,加强职业指导,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支持。多年来,各地纷纷建立了学生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机构,与各级残联积极沟通,利用劳务市场和互联网等渠道及时向毕业生发送劳动力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各种便利条件。不少特殊教育学校还通过跟踪随访积极关心毕业学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会议指出:我们的特殊教育学校在开展职业教育工作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1.发展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和小城市之间还存在发展不平衡。许多贫困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水平还很低,设施设备奇缺,条件很差,举步维艰。有些学校的职业教育甚至还是空白。
  2.资源短缺且共享困难。一方面特教学校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总量不够,系统性、专业性都比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统筹力度不够,“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共享、优化配置。社会公共资源向特殊教育学校的开放还有不少障碍。
  3.师资问题突出。一是“双师型”教师缺乏。很多教师是文化课教师兼任或改任的,缺乏行业背景,缺乏实践经验,导致“专业课教师不专”。二是教师补充困难。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编制紧张、教师福利待遇偏低,对“双师型”教师吸引力不大,安排困难。三是教师培训机构缺乏、培训机制滞后,无法满足教师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专业更新和提升。
  4.所开专业难以适应社会和就业的需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需求的变化等因素,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开设的专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过时、市场需求小的问题,而增设新的专业又面临诸多困难。不少学校只能根据师资、设备等条件来确定专业,而没有能力根据需要来设置专业。
  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表现程度、呈现方式都不尽相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个是主要因素:首先,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对这项工作没有思路、没有规划、没有列上日程,因而也就没有调查研究、没有政策支持、没有投入。在一些地区,这项工作还停留在特教学校自发的阶段,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重视、支持和指导。其次,投入严重不足。尽管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但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相比,不少地区资金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办学条件改善步伐缓慢,实训设备配备率很低,不少设备简陋、专用器材很少,与现代职场要求差距很大。加之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资本运作的内在动力不足,企业参与程度很低,严重制约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四)

  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