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办公厅、交通部办公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关于确定职业院校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交通部办公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关于确定职业院校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厅[200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交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计划单列市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联合印发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教职成〔2003〕5号)的要求,我们组织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附件1)、《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附件2),并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共同确定北京市交通学校等77所中等职业学校、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等63所高等职业院校与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等318个企业单位(附件3)合作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现予印发和公布,请认真组织实施。请将当地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情况及时报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附件:

  1.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

  2. 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

  3. 承担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名单

  4. 汽车维修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及对职业教育要求的研究报告

  二○○三年十二月三日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维修行业的客观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技术、社会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着力提高学习者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本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
  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要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相关行业、企业要深入地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要在确定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3.适应企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要关注我国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的最新技术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要结合专业要求,在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掌握本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4.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要根据各地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及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课程和教学项目,不仅要适应职业学校的学历教育,而且要适应在职人员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专业名称:汽车使用与维修修业年限:三年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培养目标:面向汽车维修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状况的汽车使用与维修专业人员。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中应重点体现的特色:本专业培养、培训技能型紧缺人才,要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基础上,特别突出以下知识、技能和态度。
  (1)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初步的企业生产经验;
  (2)能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如诊断、检测等),具有初步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能力;
  (3)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5)具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汽车维修等法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专业基本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1)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和电子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
  (3)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量;
  (4)具有汽车构造、使用性能、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汽车维修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和汽车外形整修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及配件销售等工作。

  三、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

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建议教学与训练课时数

教学建议与说明

A1汽车发动机构

造与维修

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原理及控制,拆装

与维修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基本

具备汽车发动机拆卸、装配的知识和能力;

具备使用维修工具、量具、设备进行发动机

各总成、部件修复的知识和技能;能排除汽

车发动机常见故障

168学时(含60学时

实验实训),另加4

周集中实训

建议采用项目

教学方法;

建议与“汽车发

动机及零部件

维修”岗位要求

相结合

A2汽车底盘构造

与维修

汽车底盘各总成、部件的结构、原理及

控制、拆装和维修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基本

具备汽车底盘拆卸、装配能力;具备使用汽

车底盘维修工具、量具、设备进行底盘各总

成、部件修复的技能;能排除汽车底盘常见

故障

150学时(含50学时

实验实}1I),另加4

周集中实训

建议采用项目

教学方法;

建议与“汽车

传动系维修”、

“汽车悬架和

转向系维修”、

“汽车制动系

维修”岗位要

求相结合

A3汽车电气设备

与维修

汽车电源、起动、点火系统、照明设备与

信号装置、仪表与辅助电气设备等汽车用各

类电气装置设备的结构认识、原、理、控制及

拆装和维修,性能测试技能训练,汽车电气

设备维修用基本工具、量具、仪器设备的操

作技能训练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基本

具备汽车电气设备各总成、装置的拆卸、装

配连接能力;使用汽车电气维修工具、仪器

设备进行各电气总成、装置的修复和线路连

接技能;能排除汽车电气设备常见故障

140学时(含40学时

实验实A ) .另加3

周集中实训

建议采用项目

教学方法;

建议与“汽车

电气和电子系

统维修”、“汽车

暖气和空调系

统维修”岗位

要求相结合

A4汽车维修质量

检验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汽车发动机综合性

能分析、四轮定位、车轮动平衡检测和调试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基本

具备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检测技能

96学时(含46学时

实验实训)

建议采用案例

教学方法;

建议与“汽车

维修质量检

验”、“汽车故障

诊断”岗位要

求相结合

B1汽车电工专门

化方向

汽车电子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车身电气设备的结构认识、拆检与维修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基本

掌握安全气囊,GPS,自动空调、电控座椅、音

响、自动门窗、防盗系统等装置的拆检与维

修的知识和技能

250学时(含100学

时实验实训),另加4

周集中实训

建议采用项目

教学法;建议

与“汽车电子

电器主修人

员”岗位要求

相结合

B2柴油发动机维

修专门化方向

现代柴油发动机结构、原理及控制,拆

装与维修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初步

具备喷油泵、喷油器的检修技能;喷油泵试

验台和喷油器试验仪的操作技能,以及排除

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的知识与技能

250学时(含100学

时实验实训),另加4

周实习Jl

建议采用项目

教学法;建议

与“汽车发动

机与底盘维修

主修人员”岗

位要求相结合

B3汽车机修专门

化方向

汽车维修标准与规范,汽车维修机具与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发动机、底盘新结构与

维修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在掌握A1,

A2核心项目知识与技能基础上,使学生具

备对汽车发动机与底盘各种新结构拆卸、装

配与维修的知识与技能

250学时(含100学

时实验实训),另加4

周实训

建议采用项目

教学法;建议

与“汽车发动

机及底盘维修

主修人员”岗

位要求相结合

B4涂装专门化方

金属腐蚀与防腐,涂料的基本知识,色

彩与调色,涂装工艺与设备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基本

具备涂料的调色技能、喷涂技术的知识与技

250学时(含120学

时实验实训),另加4

周集中实训

建议采用项目

教学法;建议

与“车身维修

涂漆主修人

员”岗位要求

相结合

B5钣金专门化方

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车身识图,钣

金基本工艺与设备,车身检测与校正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基本

具备车身检测及整形的知识与技能

250学时(含120学

时实验实训),另加4

周集中实训

建议采用项目

教学法;建议

与“汽车车身

主修人员”岗

位要求相结合

B6检测技术专门

化方向

汽车检测与分析技术,汽车检测标准与

规范,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基本

具备汽车性能检测、进出厂检验的知识与技

240学时(含80学时

实验实训),另加4

周集中实训

建议采用项目

教学法;建议

与“汽车维修

进厂车辆检验

员”“汽车维修

出厂检验员”

岗位要求相结

B7维修业务管理

专门化方向

维修企业的技术管理、业务管理,仓储

管理

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基本

具备维修车间的技术、业务、仓储管理的知

识和技能

240学时(含80学时

实验实训),另加4

周集中实训

建议采用项目

教学法;建议

与“汽车维修

业务员”“汽车

维修价格核算

员”岗位要求

相结合


  说明:表中A1~A4为必选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B1~B7可任选1~2项

  四、教学安排建议
  1.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把握教学工作总体方向
  各职业学校应以行业为依托,聘请由汽车维修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和职业教育培训专家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发展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研究、研讨和咨询等活动,制订本专业领域具体的培养培训计划及培养方案,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对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导。
  2.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教育部将按照国家规划教材的管理原则,组织开发和编写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各地和职业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发地方和校本教材,丰富教材形态,建立具有明显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打破传统的按照技术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开发和推广与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在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中,既可将原有若干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也可以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
  3.优化教学过程,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行为导向”模式。各职业学校要努力创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条件,努力实现个性化教学。学生应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的整个工作过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4.实行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相结合,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
  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把学生获得的相

  关职业资格证书转换成相应的学分。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5.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师角色
  技能紧缺人才培养中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现有专业教师要定期到汽车生产和维修企业实习,地方和学校要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
  人员和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汽车生产和维修企业应通过举办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转变工作角色、,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动员者和咨询者。
  附:1.参考性教学安排
  2.专业实验实习设备条件参考标准

  附1:参考性教学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理论

教学

实训

综合

实训

(周数/

学期)

按学年分配周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一

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一

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一

学期

第二

学期

16周

15周

18周

10周

9周

0周

文化基础课

(819学时)

德育

175

 

 

 

原则上每周统筹安排2学时

体育

62

 

 

 

2

2

 

 

 

 

应用语文

124

 

 

 

4

4

 

 

 

 

应用数学

93

 

 

 

3

3

 

 

 

 

实用英语

196

 

 

 

4

4

4

 

 

 

技术物理

109

97

12

 

4

3

 

 

 

 

计算机基础

60

40

20

 

 

4

 

 

 

 

核心课程-

(554(A)+

1000(B)学

时)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168

108

60

4/4

 

 

6

6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140

90

50

4/4

 

 

5

5

 

 

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

150

100

50

3/4

 

 

5

6

 

 

汽车维修质量检测

96

50

46

 

 

 

2

6

 

 

汽车

电工

专门

化方

实用汽车电子技术

54

40

14

 

 

 

 

 

6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63

40

23

 

 

 

 

 

7

 

汽车附属电气设备及

车身电控系统

126

80

46

 

 

 

 

 

14

 

专门化实训及鉴定取证

 

 

 

4/5

 

 

 

 

 

 

毕业实践

 

 

 

18/6

 

 

 

 

 

 

汽车

机修

专门

化方

汽车维修标准与规范

54

30

24

 

 

 

 

 

6

 

汽车维修机具与设备

63

40

23

 

 

 

 

 

7

 

发动机、底盘新结构

126

80

46

 

 

 

 

 

14

 

专门化实训及鉴定取证

 

 

 

4/5

 

 

 

 

 

 

毕业实践

 

 

 

18/6

 

 

 

 

 

 

柴油

发动

机专

门化

方向

柴油发动机新结构与

维修

63

40-

23

 

 

 

 

 

7

 

柴油发动机维修技术

与设备

126

80

46

 

 

 

 

 

14

 

柴油车底盘新结构与

维修

63

40

23

 

 

 

 

 

7

 

专门化实训及鉴定取证

 

 

 

4/5

 

 

 

 

 

 

毕业实践

 

 

 

18/6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