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200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的通知
(教技委[2004]1号)
有关高等学校:
由教育部科技委组织评选的2003年度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日前已在科技委召开的全委会上,由与会专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本次评选是从学校申报、专家推荐的66项候选项目中遴选出来的。入选项目如下:
北京大学“中国早期蝾螈两栖类化石研究”;同济大学“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的发现”;清华大学“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北京科技大学“钢的组织性能综合控制理论及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浙江大学“DNA修复开关基因的发现与鉴定”;北京大学“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西南农业大学“中国家蚕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第二军医大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光子量子纠缠态的操纵与鉴别”;石油大学“大、中型油气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
入选项目也已在《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公布。
请有关学校于2004年4月30日前到教育部科技委秘书处领取200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证书。
联系人:周友行 朱小萍
电 话:010-66096943
科学技术委员会
2004年3月11日
200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由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第五届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和学部主任、副主任等专家投票评选的“200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于2004年2月25日在京揭晓。
200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是:北京大学“中国早期蝾螈两栖类化石研究”;同济大学“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的发现”;清华大学“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北京科技大学“钢的组织性能综合控制理论及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浙江大学“DNA修复开关基因的发现与鉴定”;北京大学“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西南农业大学“中国家蚕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第二军医大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光子量子纠缠态的操纵与鉴别”;石油大学“大、中型油气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