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入企业。组织机关干部深入企业和服务对象,全面掌握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听取服务对象对质检工作的意见建议。送政策法规、送标准技术、送质量信息,帮助梳理问题原因,排查质量风险,加强内部管理,破解发展难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宣传质量强国战略,增强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和质量诚信意识。
(三)深入群众。组织机关干部深入村镇社区,深入产品质量问题较多的地方,体验基层生活,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了解产品质量和安全状况,倾听群众质量诉求和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质量投诉,认真解答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的困惑和忧虑;宣传质量知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抓好质量,营造人人关注质量、人人参与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方法
(一)广泛走访。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经常走访群众,发放问卷调查表,利用各种机会,深入基层单位、企业及工厂车间、乡镇社区、市场商店,进门入户,倾听群众对质检工作的意见,反映群众对产品质量的需求,疏导群众情绪,集中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产品质量问题。要利用节假日,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要组织机关干部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了解社区居民对质检工作的要求和企盼,推动解决居民反映的质量问题。鼓励机关干部利用节假日、回乡探亲等机会开展走访群众和志愿服务活动。
(二)潜心蹲点。各级领导干部要抽出专门时间到基层单位、服务对象蹲点,掌握产品质量状况实情,破解质量监管难题。要有计划组织机关干部到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蹲点,与基层和企业干部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跟班作业,谈心交流,开展蹲点调研和服务。到基层蹲点要做到干部有民情日记、服务对象有干部联系卡、机关有民情台账,切实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结对帮扶。与困难较大、问题较多的基层单位、企业和服务对象,老党员、老干部和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定点扶贫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力所能及地提供政策、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服务。要组织引导党员干部与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结对子、交朋友,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挂职锻炼。各单位要把深入基层为民服务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分期分批选派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年轻干部,特别是“三门”干部,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