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加强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探索相关信息系统与支撑平台建设与运行模式,建设支持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考试与评价、质量监管体系,形成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为办学、管理及相关机构开展继续教育提供服务。

专栏四: 2020年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1.   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全面普及,主要维度是:

o    学习者可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情况;

o    课程资源通过评估与认证的情况;

o    家庭可访问数字教育资源的数量及利用率。

2.   继续教育开放灵活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

o    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功能及覆盖率;

o    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支持服务满意度;

o    为国家开放教育提供信息化支撑情况。

3.   继续教育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普遍应用,主要维度是:

o    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应用与数据互联情况;

o    办学机构的信息化水平;

o    学习者数字化学习成果认定、学分累计与转换情况。


第八章 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有力手段。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管理改革,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系统化、学校管理规范化。
  提升教育服务与监管能力。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体系,制订教育管理信息标准,规范数据采集与管理流程,建立以各级各类学校和师生为对象的国家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建立事务处理、业务监管、动态监测、评估评价、决策分析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推动教育电子政务,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流程,支撑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
  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模式,建立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机制,扩大和延伸招生、资助等信息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丰富的公共教育信息。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电子档案系统,做好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并根据需要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完善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综合信息化平台,支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建立电子校务平台,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与校务公开,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支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

专栏五: 2020年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维度是:

o    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情况及对教育质量常态监控支持情况;

o    管理信息标准化和数据互通情况;

o    信息化对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支撑程度;

o    师生、社会公众对教育信息服务的满意度。

2.    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广泛应用,主要维度是:

o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o    信息化对学校管理决策的支持情况;

o    师生对学校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的满意度。


第九章 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包括教育信息网络、国家教育云服务平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共建共享环境、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教育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等,是全国教育机构和相关人员开展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公共支撑。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健康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支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高性能信息化教学科研环境,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完善教育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升级换代,不断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信传输资源,实现全国所有学校和教育机构宽带接入。根据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要求率先实现向下一代互联网的过渡。探索国家公益性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建立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公共存储、计算、共享带宽、安全认证及各种支撑工具等通用基础服务,支撑优质资源全国共享和教育管理信息化。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