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缩小数字化差距。结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针对基础教育实际需求,提高所有学校在信息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等方面的基本配置水平,全面提升应用能力。促进所有学校师生享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足开好国家课标规定课程,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学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多种方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创设绿色、安全、文明的应用环境。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栏一: 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1.   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

o    各种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o    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支持力;

o    师生、家长对信息化应用的满意度。

2.   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取得突破。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

o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习惯;

o    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变化;

o    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改变。

3.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主要维度包括:

o    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

o    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o    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自律性。


第五章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
  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职业院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等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实习实训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支撑学生、教师和员工自主学习和科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
  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实习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创新教育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着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学生的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创新仿真实训资源应用模式,提高使用效益。
  有力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关键技术应用为突破口,适应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开展人才需求、就业预警和专业调整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针对性与支撑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大力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培训,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撑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专栏二: 2020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1.   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主要维度为:

o    宽带网络接入、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室等数字化环境、场所覆盖面;

o    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数量与质量满意度及网络教学平台覆盖面;

o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应用情况。

2.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主要维度为:

o    虚拟实训软件数量和应用满意度及专业覆盖面;

o    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

o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实训基地与国家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情况。

3.   学生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提高,主要维度为:

o    学生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和学生满意度;

o    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职业技能情况。

4.   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主要维度为:

o    人才预测、就业预警和专业调整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度;

o    远程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情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