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 5在选用数学模型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条件下,选用一维、二维数学模型的各自优点,或者联合运用。在进行壅水分析计算时,考虑河道实际情况,可选用一维数学模型用于分析计算。关于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对于长系列条件下的预测分析计算,建议用一维数学模型,二维数学模型可用于局部、典型场次洪水条件。下文中只列出二维数学模型的选用方法。
5. 1. 6对可能影响已有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已有水利工程的稳定复核计算;
5. 1. 7当建设项目建在排涝河道管理范围内或附近有重要排涝设施,且项目建设可能引起现有排涝设施附近内、外水位较大变化时,应进行排涝影响分析计算。
5.2 水文分析计算
5. 2. 1 水文分析计算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 资料的审查与分析;
2 资料的插补和延长;
3 采用的计算方法、公式、有关参数的选取及其依据;
4 不同频率设计流量及设计水位的计算成果;
5 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5. 2. 2 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
5.3 壅水分析计算
5. 3. 1经验公式计算分析
当采用经验公式进行壅水计算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 采用的经验公式及其适用性分析
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结构型式、河道特性选用合适的经验公式,并对其适应性进行分析。
2 有关参数的选用及其依据
应根据阻水建筑物的结构型式、附近流速流态、河道边界条件等具体情况,合理选取或计算有关参数,并分析其依据。
3 选用的计算水文条件
4 计算方案及其条件
阐明各种计算方及其条件。对工程施工临时建筑物占用河道过水断面的建设项目,除需工程运行期的壅水计算外,还需进行工程施工期壅水计算。
5 壅水高度及长度的计算结果。
5. 3. 2数学模型计算分析
当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工程壅水影响计算分析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 模型的基本原理
阐述模型的基本方程、计算网格型式、数值计算方法、边界处理等基本原理。
2 计算范围及计算边界条件
阐述数学模型的计算范围、计算网格尺寸、开边界的控制条件等。数学模型计算范围的选取除应考虑附近河段水文测站的布设情况外,应能充分涵盖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模型进出口边界稳定所需的河道范围。计算网格的大小应满足建设项目防洪评价对计算精度的要求。在资料满足条件时,上游采用流量控制,下游采用水位(或潮位)控制。当资料条件限制时,也可以采用适当的边界控制条件,但应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